收藏大鳄“甩拍”, 预谋已久抑或正常之举?尤伦斯为中国带来什么?
尤伦斯,一个由比利时夫妇在中国建立的当代艺术中心,自2007年进驻北京798艺术区以来从不曾离开过公众视线的范围,更多次卷入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话题中心。不论是奥运前夕入驻798艺术区所引发的猜想,还是公众对其非盈利身份的质疑,又或是其自2009年开始每年在拍卖市场造成的影响,他的似乎从来不缺少围观的身影。从从来没有停止的猜测、质疑、批评、褒奖... ....再到今年的“尤伦斯退出中国”事件,其曝光度被推向了高潮。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围观”也证明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响力。我们不禁要问,尤伦斯究竟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带来了什么?使得他如此具有话题性?
时间还要跳回到2007年末,正值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落成,但正式开幕时间未定,此时围绕它的话题是尤伦斯是否能或者如何取得政府支持,最终在这年的11月,尤伦斯作为“第一座由国外私人基金在北京出资建造的大型公益性当代艺术机构”落户798艺术区,也给了中国艺术市场一个迅速成熟的成长机会,并进入到国际水平的艺术运营模式的轨道中去。
UCCA展览现场 张洹 希望隧道
反应 从“甩拍”反观中国当代艺术本体
其实,近段时间对于尤伦斯是否真正退市的争论即与上文所述尤伦斯建立以来所引发的话题密切相关,可说是由来已久。但如果真要论及它是否是预谋已久,或是蓄意为之,不少的艺术评论人,如杨卫、彭德等等都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了并不支持这种观点的言论。若要平心而论,尤伦斯已经给中国艺术界带来了远超于金钱的贡献,并在现行制度下发展良好。正如夏季风所言,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外国人为中国艺术界作出完全无私的贡献,而伊比利亚则不同,这是一个由华人注资成立的基金。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尤伦斯当初曾经抛售其收藏的特纳作品来建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那就不难理解他现在以及未来可能的甩拍。夏季风表示这一系列的甩拍无论是对像伊比利亚这样专做中国当代艺术的机构,还是藏家或艺术家本身,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我们也无需太过紧张。
当记者问资深评论人与画廊从业者皮力:“面对这件事情,中国的艺术从业者最应该思考的是什么?”他回答得很简略:“冷静。”诚然,正如皮力所说,我们更应该思考尤伦斯这次事件折射出的中国艺术市场的种种问题,思考从业者自身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出口,也是中国艺术市场不断完善的可能。
地位 惟一的兼备中国古代和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一级标)
正是在这个占地8000米的艺术中心,让大批“85新潮”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以高水准的姿态登堂入室,展现于国人面前,为以后这段美术史的研究者留下了大量可供梳理的资料包;也是尤伦斯为中国第一次带来了如迪奥艺术展这样既创意十足又美轮美奂的奢侈品展览,进一步推动了奢侈品消费理念在中国大陆的蔓延,还成为了中国艺术家与国际高端消费品牌亲密合作的优秀范例;他们不仅为美术,也为音乐、电影、传统文化等艺术精英和爱好者创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项目,以讲座或艺术坊等形式搭建了沟通的舞台,而这些活动正以几乎每天3-4个以上的频率鲜活出炉。虽然该机构剧烈的人事变动常常引得艺术界人士诟病,2008年3月,由杰罗姆••桑斯 (Jérôme Sans) 取代费大为任总设计师,2008年5月,郭晓彦又取代了柯林•钦纳里 (Colin Chinnery) 成为总策展人。但只要是熟悉当代艺术的人,都会不自觉地为这个策划团队推出的一系列艺术活动与营销策略起立鼓掌。经过自成立以来的长期而稳定的经营,尤伦斯终于奠定了它在中国非官方机构里无可比拟的地位和掷地有声的话语权。
而尤伦斯近几年在中国艺术市场的话语权,还主要来自于尤伦斯夫妇对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量购置,以及近年来他们对中国二级市场的影响。在美国画廊业人士吴尔鹿和中国策展人费大为等人的影响下,尤伦斯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购进了大量当时还不算有名的当代艺术作品。而尤伦斯夫妇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更是能够追溯到其家族传统,其早期收藏行为直接资助了当时许多当代艺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最早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外国人之一。事实上,尤伦斯基金会拥有的近两千件中国文物艺术品中,将近80%属于当代艺术范畴,是世界上惟一的古代和当代艺术兼备的中国艺术收藏,也使尤伦斯成为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
不过,尤伦斯在近两年的艺术市场影响力还不能不提他与拍卖行的几次合作。2009年春拍,尤伦斯在与北京保利拍卖行的首次合作中,推出了18件中国绘画作品,成交率为100%。这些拍品中不仅有中国古代艺术品,也有包括陈逸飞《踱步》和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在内的中国近现代和当代艺术品,其中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手卷)拍出了1.70亿元,那是他2002年4月在北京的拍卖会上以2530万元竞拍所得。到了2009年秋拍,尤伦斯再次携手北京保利,推出了由16件拍品组成的“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拍卖专场,获得87.5%的成交率。
困境 在“非盈利”和“商业”夹缝中生存(一级标)
但是,尤伦斯的非营利经营模式在中国也遇到了不少的障碍。在这个所谓的“非营利”机构里,曾举办过商业味浓重的活动,观众们不时会在展厅最深处的位置发现某块场地被出租作为商业用途。尤伦斯艺术中心登陆中国不久,又接连组织了主题餐厅的开设和衍生品的的开发,以及寻找不同的赞助商。其剧烈的人事变动,似乎也是由于其财政策略的变化而引起。《The Art Newspaper》曾提到,尤伦斯计划在2009年后两年内每年创造600欧元的收入。从“中国当代艺术的慈善家”到“中国最赚钱的艺术机构”,这种身份的转变使得尤伦斯落到了两面不讨好尴尬的境地。
于是,人们不得不又拿出成立之初就对尤伦斯进驻行为的怀疑,种种做法似乎就印证了人们对它假公济私的揣测。不过,了解中国艺术机构,特别是现在所谓“非营利”机构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些实属无奈之举。几乎中国大陆现存的所有“非营利”机构都会同时有营利项目和非营利项目,甚至不少的公共美术馆也需要部分商业运作来维持他们的日常运营。这不仅仅是由于国内几乎没有非营利机构的生存空间,也源于国内对“非营利”或“非盈利”定义的模糊,前者表示不以营利为目的慈善性质的机构,后者是指有收入,但收入不大于支出。
环境 国内设立私募基金难度特别大(一级标)
另外,基金制度的缺失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像国外一样开始对与艺术基金的免税等政策,艺术机构无法直接通过基金募集资金,所以只能适应这样的一个环境,在这样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中,外资的非营利艺术机构也不得不采取适者生存的策略。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外资的艺术机构都将其基金会成立于国外,与尤伦斯一样让基金会与机构运营泾渭分明,但却不得不夹在“营利”与“非营利”两个身份之间。对此十分了解的伊比利亚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就以伊比利亚艺术中心为例,他说:“国外的基金主要分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两种,伊比利亚就属于私募。私募的来源可以很广泛,这意味着背后有其他的产业来支撑,私募既可以得到政府对企业税收的减免,又增加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像伊比利亚的就有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盈利部分,还有就是在西班牙拥有的画廊、出版社等。而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则承担“非营利”的角色。但是在中国设立私募基金的难度就特别大。”这就像李连杰的壹基金一样,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够拥有自主筹募并调配资金的权利,而这只是特例。据有关人士预计,相关的基金制度在未来十年内不会正式推行,这可能是跟当下中国基金制度发展不久等国情有关系,而艺术基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2011当代艺术品市场能否再升温?(文章标)
经济危机以来深受其害的当代艺术品板块于2010年在中国早期油画与写实油画的支撑下开始复苏,当代艺术品市场开始呈现回暖迹象。2011年,当人们以期待的目光翘首当代艺术品板块第二次春天的时候,在中国混迹多年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大鳄尤仑斯却声明要分批抛售其当代藏品,这显然让殷切盼望中的人们一头雾水。尤仑斯要退出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市场吗?尤仑斯此举会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产生 “蝴蝶效应”吗?2011年当代艺术品
板块是否会继2010年之势持续升温?我们期待答案的出现。
´,´
回望 2010年当代艺术品市场复苏(一级标)
中国的当代艺术从诞生之始其路途就充满多舛,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它在市场上更是上演了一幕幕传奇。2004年以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全面爆发,当代艺术品也随之水涨船高,在2005年到2007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当代艺术品市场以奔逸绝尘的速度发展,到2007年当代艺术品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达到一个全所未有的极点。随后,在2008年金融海啸浪潮的冲击下,当代艺术又迅速地进入低谷状态,正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009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当代艺术品市场也随之出现V形复苏,于2010年呈现了止跌回暖迹象。
首先我们把目光转向大陆本土之外,关注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2010年在中国港台及国际市场上的行情状态。根据法国Artprice网站最新出版的2009至2010年(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报告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当代艺术品这一年度市场拍卖额为1.78亿美元,超过了英国的1.57亿美元,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中紧随美国2.85亿美元之后排名第二位。该报告认为亚洲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过2008、2009两年的向下调整之后在2010年再度崛起,并且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复苏的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同时,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2010年全年油画和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取得了10.35亿港元的成交额,仅次于2007年曾创出的11.26亿港元的成交纪录,与2009年取得的6.72亿港元相比,增幅达到54%。香港苏富比的2010年油画当代艺术总的成交额7.09亿港元,虽然少于2007年的8.19亿港元,但是与2009年4.62亿港元的成交额相比增长了53%。
Artprice网站出版的2009-2010年全球当代艺术拍卖额图
1998-2010年香港佳士得油画及亚洲当代艺术成交金额变化图表
1998-2010春拍香港苏富比油画与当代艺术成交金额变化图表
回到大陆本土,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市场里又有怎样的表现?根据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油画和当代艺术品在拍场上共有11292件上拍,成交8008件,成交率70.92%,成交额40.24亿元。对比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中国油画和当代艺术品8237件拍品的上拍量看,上拍数量上有3055件的增加,成交拍品的数量也比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5128件增加了2880件,成交率则由62.26%增加到70.92%。最大的变化就是成交额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从18.10亿元增长到40.24亿元,增长1.22倍,成交额出现较大幅度反弹,这标志着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行情在经历过2006年、2007年的暴涨,2008年、2009年的下跌之后,这部分市场的整体行情处于一个正在复苏的过程中。就拍卖公司而言,北京保利2010年当代艺术成交额达7.82亿元,与2009年的3.66亿元相比增幅达113%,并且高于2007年的7.37亿元的年度成交额。除了这三家公司之外,其他拍卖公司如北京匡时、中国嘉德拍卖油画和当代艺术品全年的拍卖成绩也明显优于2009年。2010年中国油画和当代艺术品板块总成价额35亿元,于2007年的峰值期相比总成交额相差不到5亿元,需要指出的是2010年在当代艺术品板块起主导作用的是它的一个经典部分,早期油画及写实油画受到市场追捧,但毋容置疑的是2010年当代艺术品板块在这一年升温迹象明显。
2005-2010年春拍北京保利中国当代艺术成交金额变化图表
收藏大鳄抛货 “蝴蝶效应”是否产生(一级标)
正方 尤伦斯不再看好中国当代艺术?(二级标)
2010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呈现回暖迹象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不久前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大户尤仑斯却声称:今年4月份要与香港苏富比合作暂上拍其基金会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藏品,并且在今后的时间里将分批售出其当代藏品。尽管在随后的时间里尤仑斯表示其基金会和当代艺术中心分别是在独立经营,而且当代艺术中心不会退出中国市场,但是尤仑斯要抛售中国的当代藏品却已成事实。尤仑斯此举在当代艺术圈引起关注,各种猜想不绝于耳:尤仑斯是否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日后的升值价值失去信心?是否会有中国藏家来接盘?此举对2011年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会有一个怎样的影响?
对此,浙江大学教授黄河清认为:尤伦斯很早就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确实拥有相当数量的的藏品。他这次抛售自己的藏品,不会引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明显波动,但却是给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就是重量级操盘手开始“出货”了,人们也应从中看到,尤伦斯不看好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景,否则他会更长期地持有下去。
反方 尤伦斯甩货是中国藏家好机会(二级标)
针对尤仑斯要售出自己的当代藏品,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会有一个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了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研究部总监马学东认为:尤仑斯出售自己的当代藏品也许会让关心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人们感觉很突然,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想,但是就尤仑斯个人而言他也是一个艺术品投资者,从艺术品投资角度讲投资人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售出藏品,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这涉及到一个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的问题,尤仑斯也许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最终的话语权还会交还到中国人手中。其次,据他了解尤仑斯此次准备上拍的藏品都是其收藏的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品,而且大部分为名家代表作,其拍品质量还是相当高的。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中国现在的大多数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就其收藏结构来讲早期的当代作品还是缺乏的,而且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下滑以后藏家一直没有很好的契机接触到这批藏品,如果说中国藏家想真正的收藏这段历史完善他们的收藏结构,他们会争先恐后去参加竞拍的,所以也许这会是一个小的导火线,对2011年当代艺术品市场起到推动作用,成为一个新的转折。
那么2011年当代艺术品市场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采访中,众多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当代艺术品市场会延续2010年的回暖之势继续升温,尤伦斯对当代艺术品的出售不会影响2011年当代艺术品市场大得走势。金融危机以来影响至深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调整状态,曾经的浮躁氛围转而变得理性,经过重新的洗牌,当代艺术品的价位得以重新的定位,当代艺术家得以重新的筛选。大部分艺术家的心态变得平稳,能够专心创作;收藏家不再随意地跟风炒作,他们变得理性而且更加专业,眼光变的挑剔,即使名家作品也不是所有的都能被藏家接受。对此,笔者判断:2011年的当代艺术品市场还会以经典部分为支撑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
2011年春拍即将拉开序幕,当代艺术品市场板块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 数据支持 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