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拍电影了心愿 宜宾收藏家想建酒器博物馆
说起郭时华,很多宜宾人都不认识他。而对喜欢收藏的宜宾朋友来说,这个名字一点儿也不陌生。郭时华是宜宾收藏家协会会长,也是一名古玩艺术品爱好者。
2010年夏天,央视《寻宝》栏目走进宜宾,不少藏友不愿意“晒宝”,经郭时华全力动员,藏友们贡献了古玩珍品40余件,列全国各城市之冠。
最近他“不务正业”搞起了电影。在青海玉树地震后,郭时华独立投资500万元拍摄了电影《玉树花开》。
熟悉郭时华的人都知道,郭老今年已经60多岁了,他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收藏古玩。近年来,郭时华专门收藏一些老的酒具、器具,价值已超过千万元。对于他拍摄电影,很多人感到惊讶。
将来,他还要在宜宾建座酒器酒具博物馆,展示宜宾酒文化,争取展出藏品4000-5000件。
●A面:收藏人生
缘起:被欧洲震动被马桩启发
20世纪90年代,郭时华因为工作多次前往欧洲。欧洲独特的雕塑和雄伟的建筑给郭时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时华告诉记者,他最喜欢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这座教堂让郭时华爱上了那些富于历史文化意蕴的东西。而法国的卢浮宫和比萨斜塔,同样让他受到很大震动。
真正让郭时华动了收藏之念的是一则关于渭北拴马桩的报道。一位收藏家因收藏了上千根古代的拴马桩,而被称为“地上兵马俑,民俗活化石”。这些拴马桩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生动体现了古代人们的文化生活。郭时华深受启发,开始收藏一些“旧东西”,从此一发不可收。
过程:从见旧就收到酒器专攻
才入行时,郭时华主要收集一些石碑、石雕等。
先收石碑
他当时收藏的东西分几类:汉代墓碑、佛教石雕、罗汉和各种地名碑、人物碑和建筑物碑等。此外,也收有一些动物雕塑。“当时收了几百帧石碑,常常一个人在家里仔细研究,学到了不少东西。”见旧就收
90年代中期,郭时华开始在自己的收藏事业上“大踏步”前进,他开始广泛买进各种“旧东西”。那段时间,他见“旧东西”就买。“几年下来,东西买了一大堆,却良莠不齐,没有自己的特色。”
专攻酒具
上世纪90年代末,建川博物馆的专业化让郭时华眼前一亮。结合宜宾特点,郭时华开始专门收藏一些富于宜宾
特色的东西,比如最能体现宜宾丰富酒文化的酒器、酒具。“专门收藏使我摆脱没有特色的局面,使我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收藏者。”吃很多亏
回忆起这段从“业余藏友”到专业收藏家的经历,郭时华感慨万千。刚进入收藏行业时,因为缺乏专业知识,郭时华也走过不少弯路。最显著的是古玩市场上赝品太多,又是高仿,让他“吃了很多亏”。错过机会
其间,也有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而错过了许多很好的东西,成为他收藏生涯中的遗憾。“几年前,有人带着37块宋代石碑来找我。东西是真品,但他要价1000元一块,我有些犹豫,最终没买。这套石碑现被南京的一家博物馆收藏,让我遗憾了好久。”郭时华说,言语中满是感慨。
将来:建酒器馆讲宜宾酒文化
下一步,郭时华打算建造一家专业酒器酒具博物馆,把他过去多年收藏的东西展示出来,让游览者加深对宜宾酒文化的了解,把祖先的文化传承下去。按他的想法,博物馆筹划
面积2000-3000平方米,计划展出藏品4000-5000件。展品围绕宜宾酒文化,主要以铜器、瓷器和陶器为主。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专业的酒器酒具博物馆。
●B面:电影玩家
兑现承诺他独立投资《玉树花开》
临近“5·12”,反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电影《玉树花开》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同时,正在青海各大影院陆续上映。接下来,该影片还计划在四川等地上映。
鲜为人知的是影片的唯一投资方就是郭时华,地地道道的宜宾人。
作为一名古玩收藏家,却玩起了电影,是否不务正业?
对于花500万元拍摄影片的原因,郭时华说:“《玉树花开》让我完成了一个承诺,实现了一个心愿,那就是以电影艺术的方式,对遇难同胞寄托一份缅怀、向抗震救灾英雄表达一份敬仰、为新玉树奉献一份爱心。”
郭时华说,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他曾参与拍摄过一个名为《前方和后方》的片子。影片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前方”和“后方”的故事。“那不是我独立拍摄的,没有完全表达出情感,所以,我要独立拍摄一部电影,向英雄致敬。”
青海玉树“4·14”大地震发生后,郭时华立即同《前方和后方》的段导商量,想拍摄一部反映玉树人民抗震救灾的电影。二人一拍即合,他们先后组织创作人员前往玉树十余次,积累了大量素材。
险些夭折幸得当地政府民众支持
“剧本先手修改了十多次,青海当地政府也给了修改意见。”郭时华谈起影片的拍摄过程,连连感叹,这个电影数次险些夭折。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来自于自然坏境。大部分人员不适应高原严酷的环境和气候,经常产生高原反应,严重影响了拍摄进程。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影片的外景拍摄工作于2010年8月间完成。
“拍摄过程中,无论是政策上,还是人员上,摄制组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大力支持。一些人自愿来做群众演员,并且分文不收。”郭时华感慨地说,当地居民的乐观向上、纯朴自然的品质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摄制人员。
●他的生意经
收藏只为传承关系协调不好生意别想做好
从事收藏这么多年,郭时华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资金。现在,他的藏品以瓷器、铜器、字画和杂件为主,市场总价值近千万元。作为一个投资者,这是很成功的。但郭时华觉得收藏不只为钱。
近几年来,市面上古玩产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古玩产品以其高回报率受到人们热捧。郭时华认为最重要的是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这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收藏只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途径。“收藏可以赚钱,但绝不是主要的,传承祖先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郭时华说。
作为一名“跨界”发展的商人,郭时华现在的生意已经涉及收藏、投资、电影等多个行业,但是他说,收藏是他的主要方向。
而对于怎么做好生意。郭时华有他自己的体会,他认为诚信是第一品质。其次,他每天都要分析全球、全国的经济走势。“一定要慎重投资,不能盲目。”郭时华坦言,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关系协调是最大的“生意经”,关系协调不好,不要想把生意做好。文/图 蒲康林 仲健鸿 记 者何文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