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斋制作玉雕佛手:还原《西游记》的传说
明朝文学家吴承恩,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成了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充满艰险,在如来佛的“神手”帮助下,一路化险为夷,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小说主人公唐僧的原型为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唐贞观二年(公元629年),年轻的玄奘不顾唐朝的禁令,“偷渡”国境,克服无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于公元631年10月到达印度,拜戒贤为师。公元645年,玄奘在印度苦心修学,取得真经回国,唐高宗不但召见了他,还亲自撰文《大唐三藏圣教序》,表彰玄奘西天取经,并由其子李冶刻碑文,树于长安慈恩寺。
《西游记》在唐僧取经的故事中,作者为表现取经的艰险,设计了诸多牛、蛇、狐狸等妖怪作怪的故事情节,而关键时刻虽然孙悟空也无法解决,但只要如来佛一出现,兰花般纤美的佛指轻轻一展,天大的难事也可化解。对此,人们不禁会问,吴承恩笔下塑造的“如来佛”,是否有原型,为何如此神通广大。尤其是那只神力无比的“佛手”,是否凭空想象出来的。其实“如来佛”与“佛手”都有原型,均源于一人。在洛阳龙门石窟博物馆陈列着一件优美的唐代雕塑“佛手”,手指纤长,犹如兰花,姿式非常优雅。就是这只“佛手”,给了吴承恩无限的遐想。而如来佛无疑是取材于卢舍那大佛,其实她就是女皇武则天的化身,所以如来佛神通广大,佛手能指点江山,化险除恶,这全是皇帝的造化,倾一国之力,唐僧取经路上有何困难不能排除。玄奘卒于公元664年,武则天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登基。僧人法明造在《大云经》言武则天系弥勒佛降生,而武则天本人也是笃信佛教,对玄奘非常赏识,在洛阳玄奘的老家,曾赋诗一首赞美他:秋风寂寞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
这些史料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今天我们解读这些史料,确能感受600年前吴承恩的思想与创作主题。为还原《西游记》中如来佛手的原型,鸿运斋特选用油性好,玉质白润的优质和田山料,由上海工美大师韩荣昌,根据唐塑佛手,雕刻了这件线条曲折优美,手姿优雅的玉佛手(4.8cm×2.3cm),可作为挂件坠于胸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