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千工木雕成怀旧热品
在文博会收藏品展区,各类藏品琳琅满目:翡翠玉石的手镯挂件、鸡血或寿山石印章、形制各异的“新老”瓷器、天南海北聚来的书画作品等等。一个个展位前,热热闹闹,游弋着众多的“搜寻者”。
与挂件类相比,杂件类展位显得相对“冷清”,尤其是几个仅仅摆放着“牛腿”、“窗格”和“花床”等“千工木雕”展品的展位前,更显“车马稀”。
“这很正常,成群结队逛展的时髦姑娘小伙,一般都围着玉石饰品这类柜台转。”一位诸暨来的参展商说,到他们这里看的大多是“专业人士”,是有备而来的。
相邻的两个展位都是卖杂件的,而且都来自诸暨,里面摆放了多件木雕品,据称是从乡下收来的,时间从清中期到民国,多属于有些年头的“老东西”。
据主营明清家具和古旧门窗的钱方其介绍,此次参展,由于运输和展位场地的限制,他没能把一些大件拿来,而是仅展出了几张花格门窗和两张“花床”的花板。花床上的雕工颇为精细,一组组人物多为戏剧造型或仙人图,《鬼谷子下山》、《穆桂英挂帅》、《蟠桃盛会》等等,更有各种松鹤延年、年年有余和梅兰竹菊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穿插组合其间,显得古朴苍劲。
义乌“忆博楼”朱建荣的展位里,也摆放了多件古建筑木雕配雕作品中的雕梁画栋、花板门窗和做工精致的雀替(牛腿)。他说,这几样都是不错的东西。朱建荣从事这一行已有多年,明清家具和古木雕是他经营的主要品种。他说,这一艺术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和演变,汇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渗透着浓厚的艺术趣味。尤其明清以来建筑构件上的窗棂、门楣等,古代能工巧匠在各类木材上勾勒得疏密得体、栩栩如生,而且造型百变,极具艺术欣赏及收藏价值,喜欢这一类收藏的人越来越多。
转悠到这里的一位童先生持相同观点,他说他花了几十万元在自己的别墅里特建了这么一间“老屋”,用的就是这些古旧“六扇门”和古老家具,以及一些木雕摆件。闲暇时约三五好友,在里边喝喝茶聊聊天,那感觉和味道很好,这样的环境能让心静下来。他说,也有一些朋友把“花床”的花板作为液晶电视的外框装饰,或者大小客厅之间的“门洞”装潢,新老搭配也别有味道。而且这些东西,用进去绝对只会升值不会贬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