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石墓
2011-04-19 00:00:00 来源:中国考古网 已浏览次
画像石墓是汉代墓葬形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类型。早在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金石录》中多有记载,如山东嘉祥武梁祠等。清代金石学家也有关注。根据近代以来科学发掘与搜集调查的结果,汉代的画像石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湖北、陕西、山西以及河北、浙江等地,尤其以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北部等地的发现最为重要。此外在四川、河南等地还流行用画像砖构制的画像砖墓。近年来,有关画像石墓的研究,往往根据画像石的雕刻风格和画像石墓的构筑方式把汉代的画像石墓分为几个主要大区域,即山东与江苏北部地区,河南地区,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部地区等。各个地区的墓葬结构与雕刻内容形式有所差别。
汉代画像石大约最早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最早的画像石墓目前可以早至西汉晚期。近年来在河南南阳、江苏徐州、铜山、山东邹城等地发现了西汉晚期的画像石墓,如1975年在南阳赵砦发现的一座西汉晚期画像石墓。其由墓门、前室、主室与两个侧室组成。只在门柱与门扉上有线刻的楼阁、门阙等图案。上面涂有彩色。研究者认为其为画像石的早期形式。1978年发掘的河南南阳唐河新莽始建国天风五年(18年)冯君孺人墓,由前室及两侧的耳室、中室、两座后室与回廊等部分组成,规模宏大,除前室、耳室和中室的顶部使用砖砌以外,全部用石块砌筑而成。墓门和墓室内部有大量画像石刻,是画像石墓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东汉时期,上述各个区域广泛流行着各种规格的多墓室画像石墓。其中小型的有前后两室,大型的可以达到七八座墓室。在这些主要以石材构制的墓葬内部,装饰有大量各种不同体裁的画像石。主要安排在墓门、石柱、横梁与主要墓室的墙壁上,构成象征宇宙的充满神话色彩的神仙天界、现实社会种的生活场面以及表现伦理道德的历史人物故事等环境氛围。这种布局安排与壁画墓的设计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这种耗资巨大的丧葬方式,是在西汉兴起的横穴式土洞室墓与砖室墓基础的一次墓葬形式改革。如著名的山东沂南画像石墓,有前、中、后三个主要墓室,东侧附有三个侧室,西侧附有两个侧室。后室还用石壁隔成并列的两间。墓中安排了攻战图、祭祀图、升仙图、历史人物故事图、神仙怪兽、仙草嘉禾等73幅画像。这个墓葬整体设计周密细致,雕刻精美豪华,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是东汉时代厚葬风气的突出代表。
画像石墓是壁画墓的直接延续,陕北等地东汉画像石墓出土的画像石刻在出土时上面还有各种彩色。而其比壁画更加坚固长久豪华,成为厚葬风气中新的墓葬形式。这种把石刻技艺大量带入墓葬建筑工程的做法促进了文字铭刻成为墓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地面上逐渐出现了墓碑、神道、石墓阙等石刻,而在这之后,在墓葬中,画像石题记、墓记、墓表都在这以后逐渐产生发展。
参考资料:赵超:《古代墓志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