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笔老石匾出土三年变苍老(图)

  (记者 张十月)乾隆御笔的老石匾在地下沉睡了50多年,挖出后便被“请”到街心花园作为历史遗迹供人们参观。可是就在这三年里,石匾上的字迹变得模糊了许多,与三年前的照片一对比更加“苍老”,令不少爱好老北京文物的网友颇感心疼。

  近日,网友“尚古士”在老北京网发帖称,前几天在丰台区大井附近的街心花园,再次看到这块乾隆御笔的老石匾(右图),相比三年前的样子(左图),石匾风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4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老石匾存放位置,在绿化带中矗立着一个小亭子,亭子旁桃花盛开,桃花堆里老匾颇是醒目。走近看,仍能清晰地分辨匾上的“荡平归极”四个大字。不过,匾上落款“乾隆御笔”的图章,其左下方的“笔”字模糊得已经几乎无法辨认。而在网友提供的三年前的照片上,这四个字均较清晰。如今,匾身上还粘了一条约有巴掌宽的黑色油脂,如同油毡一样黏乌黑稠难以抹去。记者看到,现场如网友所说,“垃圾、狗屎、屎尿遍地,和这个石匾已经极其不相称”。

  据记载,卢沟桥是清代皇帝拜谒西陵和去南方九省巡视的必经之地,因此清代修建了一条石板道路。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里的旧牌坊换成了新牌坊,村东西各有一个,西侧就是如今被展示的“荡平归极”。2008年,在一工地发现了这块石匾。

  4月18日,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丰台区文委。工作人员表示,将向文物巡查的工作人员反映这一情况并到现场勘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