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汉20年收藏了近5000件文物

  一个普通农民,20多年来收藏了近5000件文物,并主动向文物部门上交近200件。这个庄稼汉名叫王尚知,今年50岁,是石门县太平镇天鹅池村人。

  时间回溯到1994年2月18日,王尚知在地里干农活,突然挖出一个陶罐,揭开盖子,发现里面有铜钱,还有一块长方形金属牌。王尚知将金属牌擦拭干净,上面依稀可见“奉天玉诏”几个字。当时,有迹象表明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禅隐夹山”,但一直没有直接证据。王尚知也不肯定手中文物的价值,他按自己一贯的做法,将其送到石门县博物馆。时任博物馆馆长的龙西斌看到“奉天玉诏”铜牌后大喜过望,这不正是资料中提到的李自成的遗物吗!后来, “奉天玉诏”铜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1999年夏天,王尚知得知太平镇有人想卖铜钱,便骑摩托车前往。卖家手中的“永昌通宝”钱币,正是李自成大顺朝所铸。第二天,他又马不停蹄地把“永昌通宝”送到县博物馆。王尚知上交的这两件文物,为李自成“禅隐夹山”说提供了有力物证。

  王尚知痴迷于文物收藏,只要听到消息,就风风火火赶去。2008年8月的一天,他坐车外出时听邻座乘客说起磨市镇发现了一座铜观音,打听清楚后,他立即转车直奔磨市镇。主人要价较高,为了不让铜像流失,他马上回家借钱,和爱人一起凑够资金后把文物运了回来。

  去年,王尚知在与湖北交界的山区高价买下一件汉代青铜器,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常德首次发现的东汉青铜釜,拿到市面上至少能卖6万元。王尚知却毫不犹豫地捐给了博物馆,有关部门拿出1.4万元对他进行奖励。石门县博物馆负责人谭柯亮说,王尚知只要收到文物,总是第一时间送到博物馆,看是否有研究和收藏的价值。

  王尚知收入不高,要维持家庭生活、供孩子读书,又要收藏文物,常常入不敷出。直到现在,他还住着两间父母留下的土砖房。这些年来,他收藏文物累计花费了20多万元。有人说他傻,他憨厚地笑道:“我虽然没读蛮多书,但这点觉悟还是有的。”

  2010年,澧县一位老教师打电话给王尚知,说有一件重要东西交给他。这位教师年轻时曾在石门县太平镇教书,与王尚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到澧县安居后,觉得自己年岁已高,担心手中的一幅老地图会毁掉,便把它转让给王尚知。地图为《中华各省府州县厅地理全图》,是光绪三十年重订的大清帝国全图,由3个条幅组成,中间条幅下面四分之一已丢失。现在,王尚知最关心的不是地图的市场行情,而是把存世极少的地图修复完整后交给博物馆,发挥地图最大价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