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战国北墓出土百件文物 更大古墓发掘继续

 


    本报连日来对六安城东两座战国古墓葬的发掘工作进行了报道,昨日,南墓的9块椁盖板被吊开,里面经初步探察有车马器、陶俑等文物北墓;发掘工作进行较早的北墓已出土上百件文物

    南墓:主棺结构完整严密

    9日上午,考古发掘人员利用大型吊车,对六安城东两座战国古墓葬的南墓9块椁盖板进行了吊运,揭去该古墓的又一层“面纱”。

    椁盖板被揭去后,现场人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显露出来的黑灰色主棺位于墓室的正中心,长宽各为3.17米和2米,四周均被外藏室包围起来,而此前的北墓椁外藏室仅有北、东和南三面。

    不仅如此,除了四周外藏室椁盖板有少许破损和裂缝外,主棺结构异常完整。其每块木结构的接缝处都十分严密,整齐严实。尤其是在四个角上,均出现一个“L”型木槽,专家表示这是起连接、稳固作用的,说明做工相当讲究。

    南墓无论从规模、结构等方面,都超过北墓,那么,南墓会不会出土更多的珍贵文物?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汪欣队长介绍,根据他们初步探察,在一块外藏室椁盖板下发现了许多漆器、车马器、陶俑等,其他的目前还没看到。至于会不会发现玉器的疑问,汪队长表示,战国时期的墓葬,像这样规格比较高的,有可能出现玉器,甚至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器物。

    北墓:预计今天上午开棺

    9日下午,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北墓椁外藏室内文物的提取上,在提取过程中,不断有珍贵文物出现。

    记者看到,提取人员给出土的文物逐个编号、绘图、提取和包裹,过程缓慢而谨慎。到昨日下午5时许,提取的洗缶、鼎、壶、匕、耳杯等出土文物数量已过百。有关人士表示,到天黑前可以提取完毕。

    记者发现,提取人员不时从椁外藏室中取出形状怪异的文物,如形如铲子的匕、很像连体小香炉的甗(如图)、有着细长颈子的鐎壶等。专家称,这些文物在当年很常见,但现在能看到它们就非常不容易了。
    另据文物部门人士表示,初步研究后,鉴于北墓棺椁木材腐朽程度较高,不再进行异地保护,但其部分木材将被保护起来,作为备用材料;保存相对完整的南墓异地保护的可能性较大,但最后决定还未做出。(新安晚报)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