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稷旧藏松风琴现身2011西泠春拍

  2011西泠春拍隆重推出历代古琴专场,其中一张杨宗稷旧藏“松风琴”将是本次专场的一大亮点。

  松风琴名之由来

  历史上,相传嵇康作《风入松》曲。唐代皎然有《风入松歌》:“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飗。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明显可知是松间抚琴之咏。而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诗:“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皎然月色之下独坐磐石,“松风”或为曲名,或为琴名,抑或是松涛相伴中抚琴之境。在历代诗词中 “松风”便常常成为一种听琴、抚琴的意象。

  此琴即以“松风”为名。

  杨宗稷喜“松风”二字,便集东坡“松风”二字为琴命名,而后在《琴书大全》中看到黄庭坚曾作《十二琴铭·松风》,心感机缘巧合,于是将黄庭坚关于松风琴的题铭又刻于自己的“松风”琴上。

  松风琴之流传介绍

  此琴为民国时期被誉为民国古琴第一人——杨宗稷之旧藏,著录于《杨氏琴学丛书·藏琴录》:孔子式,面极西牛毛冰裂纹,底小蛇腹断。池内右刻:“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修。”左刻:“九嶷山人再斫。”池上径二寸松风二字。又径寸行书云:“忽乎青蘋之末而生有极,于怒号万窍而实无。失其荡枝盘叶,霎而胜其枯。风鸣松耶,松鸣风耶。”款署山谷铭、东坡书六字。池旁题云;“松风庚戌春得于厂肆。内题:“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修。”有金石声。因集东坡书松风字名之。后得山谷松风铭,暇时复集东坡书题于池上。良材妙墨,天然巧合,非作伪也。此琴原有金石声,颇坚洁,再斫后松透非常,以形、音韵、断纹论皆逼真宋物,又得黄铭苏字,更可以乱真。有谓漆去池旁题识者,予不屑以赝鼎欺人也。

  杨宗稷(1863-1932)字时百,自号“九嶷山人”,近代琴学大师,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人。现代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是其弟子。现在杨宗稷的旧藏绝大部分都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民间所见寥寥无几。

  此松风琴的第二位收藏者是杨宗稷的生前好友王式通。王式通过世之后,由王式通之子王荫泰将琴转赠给民国时期福建文豪何振岱。

  松风琴之鉴赏

  琴为仲尼式,桐木所斫,鹿角灰胎,蚌徽、碧玉轸足。琴长123.5厘米、额宽20厘米、尾宽14厘米、厚5.7厘米。琴形规整,项、肩成弧有度,腰间线条直爽与琴身相一致。琴面满布牛毛纹和冰裂纹,琴底满布蛇腹纹,保存状况与《琴学丛书·藏琴录》中所载无异。此琴于2000年在台北展出,好评如潮。出版于《古琴纪事图录》中。是一张难得的流传有序又声音和雅之琴。

  慕文泊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