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华夏珍品展暨公益慈善拍卖会捐品汇展”于4月2号开幕
4月2日上午,首届“华夏珍品展暨公益慈善拍卖会捐品汇展”开幕式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行,汇展时间将从4月2日到4月30日截止。
全国政协主席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晴宜;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甄砚;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吕济民;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彭卿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中国文物协会常务副会长傅清远;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王炳新;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常泰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的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王炳新对本次汇展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次活动是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及中国文物学会收藏家鉴定委员会共同发起举办的,活动征集了一批热衷于中国公益事业的藏家来捐献他们的藏品,这些藏品将由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北京金谷通宝文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将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开展“母亲水窖”等系列公益慈善项目。


随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国英代表三家基金会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秦国英秘书长在讲话中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墓碑,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物珍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而独特的载体,它作为历史和文明的延续,凝聚了时代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神韵,也积淀着民族的伟大情感,更承载着民众对美的精神追求。今天,在这里举办华夏珍品展暨公益慈善拍卖会,是将文化与公益慈善事业有机结合和有益尝试。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用华夏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为艺术家、收藏家、社会爱心人士搭建爱心桥梁,实现美与善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公众慈善意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公益慈善事业。用参与传承大爱的精神,用行动实现救助贫困妇女儿童的诺言,共享和谐中国的春天。
此外,本次活动的珍品捐赠代表、著名收藏家沙洲先生也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沙洲先生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极大支持,并号召先富裕起来的人们积极投身到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中来。本次汇展中,沙洲先生就捐赠了303 件藏品,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身体力行。

之后,黄睛宜理事长、郑艳副主席、彭卿云会长、闫振堂会长、张延华会长、曹青阳副总经理为开幕式剪裁。

最后随着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睛宜宣布中国首届“华夏珍品展暨公益慈善拍卖会捐品汇展”开幕,众领导及观众一起走进了展区。
活动捐赠的藏品共计千余件,涵盖瓷器、玉器、书画、木器等多个门类,其中不乏华夏艺术之珍品。据主办方中国文物学会秘书长王炳新介绍,展览得到了广大收藏家的热情参与和支持,积极捐赠藏品、奉献爱心。其中来自上海的珍品捐赠代表沙洲先生就捐出了303件藏品。沙洲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这次活动做得非常有意义,当初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决策才使得我们这一批人先富了起来,那么现在我们也要帮助一些贫困人员,让一小部分的富人们慷慨解囊,为社会,为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为社会的安定做一份的贡献。




活动通过捐赠活动及慈善捐品汇展,也从另一方面弘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宣传慈善公益事业,为创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奉献一份爱心。本次拍卖会展会也开启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发展慈善事业相结合的先河。通过华夏珍品的汇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捐赠及拍卖,奉献爱心,拓宽慈善基金来源渠道,是发展慈善事业的有益尝试。
新闻链接:
关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帮助了数以千万计的妇女和家庭,尤其是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和救援,为贫困女性群体开始幸福生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0年设立的“母亲水窖”项目,覆盖了以西部为主的24个省(区、市),修建“母亲水窖”13万多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近1400多处,有170万人口受益,西部众多干枯的家园、愁苦的母亲得到甘霖的滋润。
2003年设立的“母亲健康快车”项目,已为全国1000多个县配备了近1100辆“ 母亲健康快车”,给贫困母亲带来了妇科病预防治疗服务、孕产妇医疗服务,帮助数以千万计的母亲平安度过孕产期,给无数新生婴儿第一道健康守护。
1996年设立的“母亲小额循环”,扶助7万多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给农村家庭的留守妇女带来富裕快乐的曙光。带动了2.6万多名下岗妇女就业,给广大下岗妇女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关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主要实施两大系列的公益项目:一是助医领域的“红十字天使计划”,一是助学系列的“博爱助学计划”。
“红十字天使计划”通过援建乡村博爱卫生院(站)、培训乡村医生和下设“ 小天使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玉米爱心基金”等多个基金组织,开展贫困农民和儿童大病救助,持续救助贫困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目盲、癌症等患儿,还孩子们天真的笑脸。
“博爱助学计划”通过援建博爱小学;捐赠博爱电脑教室;捐赠“红十字书库 ”;设立博爱助学金资助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等,给贫困儿童带去美妙的教育礼物。
关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是1981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基金会。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女童的“春蕾计划”于1989年实施以来,开办“春蕾女童班”,捐建“春蕾学校” ,资助“留守、流动儿童”,资助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儿童。目前,“春蕾计划”已在全国各地捐建春蕾学校900多所,救助贫困女童200万人次,培训妇女和儿童40多万人次。
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安康计划”,通过开展“安康计划西部行”等大型公益活动,为孩子们送医送药、送衣送物、送知识、送健康,累计资助款物折合人民币达4亿多元。
关于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成立于1984年,是一个以开展文物研究、宣传、保护和合理利用等项活动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社团法人单位。
学会的宗旨是:广泛联系国内外支持和关心中华文物事业的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通过研究和宣传中华历代文物,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建设新的中华文明服务。
学会的任务是:在国家民政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对文物的征集、保护、维修、科技、管理、利用等方面,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开展国内和国际的文物学术交流活动;编辑、翻译文物资料和书刊,录制、拍摄文物资料和音像制品;举办文物展览、宣传文物知识、培训文物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文物修复、复制、仿制、鉴定、咨询等项工作。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是中国文物学会下设的14个专业委员会之一,专事与收藏及鉴定相关的事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