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飓风席卷TEFAF

  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以下简称TEFAF)执行委员会主席本·延森(Ben Janssens)最近有点忙。除了照看自己家族在TEFAF上的画廊展位,还要频繁接受来自各家画廊的询问。“几乎所有参展商都在问我,中国人到底喜欢什么?”本·延森说,“可是我也不太清楚。”


  一个只有5人组成的小型中国买家团在3月18日如飓风般以飞快的速度席卷了TEFAF全场。据记者在现场的观察,3月17日,在VIP预展现场,他们从展场中“第五大道区”,漫步至顶级珠宝的所在,还在埃及艺术区前徜徉了半个小时,最后才在纸本艺术区附近停留,享用了几杯咖啡和点心这场长达半天的“踩点”让他们已经在心中圈定了收藏目标。


  而在3月18日,TEFAF对外开放的第一天(据不完全统计),提前一日到达马斯特里赫特的第一组中国藏家们便达成了总价值近940万元的场上交易。而在3月18日傍晚和3月19日,TEFAF迎来的一个名为“北京艺术俱乐部”和一组名为“华人收藏大会”的中国收藏家团体,华人收藏大会在浏览TEFAF当日,也在场上购得近808万元古董,包括中国的青铜器、罗马雕像和清代紫砂壶等。


  中国买家到底关注什么


  展览首日,TEFAF依照惯例于11点正式开始。中国藏家几乎是第一批进入现场的观众。他们兵分几路,各自为政。经过几个小时的询价、讨论付款和运送事宜后,他们入手了一批诞生于16世纪至18世纪法国和俄罗斯的古董珠宝、来自欧洲17世纪的银器、几个世纪前的日本紫檀家具等。


  “我很难回答那些画廊的提问。中国人真正关注什么呢?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他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本·延森显得有些无奈。中国人在TEFAF上的表现让他惊喜,又有点摸不着头脑。他说,“我们甚至还在VIP预展结束后开了个小会,来研究中国收藏家的兴趣重点,但他们的收藏门类和目标似乎很广泛。好消息是他们并不仅仅只收藏中国古董,对西方古董也感兴趣。但TEFAF中最夺人眼球的那部分油画等架上作品显然不是他们的"菜"。”相比之下,那些来自欧洲的古董收藏家们显得更有“目标”,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只关注一个门类。例如,可能仅将目标锁定印象派,甚至雷诺阿本人。


  “他们两天前到达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停留一天。在抵达马斯特里赫特之前,他们已经在城区里的古董商店和画廊斩获了一些"藏品"。”此次带领中国买家小组到马斯特里赫特“淘宝”的关小姐,也是国内一家杂志的主编。这些浸润在收藏届不过数年,但家底殷实的中国买家,几乎都是她的朋友。关小姐说,“前日他们入手的物品有古董珠宝和家具。显然,欧美画廊对中国买家的重视之心日益见涨。其中一位因为付款问题未能达成合作的古董经销商,TEFAF预展首日也从阿姆斯特丹亲赴现场,将古董送往中国买家处。因为经销商暂时无法接受信用卡付款,而我们的买家又没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她还同意让中国买家先带走物品,回国后再付款。这种信任,让中国藏家们始料未及。”


  “我更关注中国古董,或者具有中国风的古董。”从北京来的S先生第一次参加TEFAF,展览首日开幕不到2个小时,他便入手了一扇中国屏风、一对日本紫檀灯座和一件做工精细的紫檀罐。据记者在现场的观察和不完全统计,这些藏品的总交易额近90万人民币。“我很喜欢这里,原定的日程是19日一早离开,但我更想在这里多呆两天,好好看看。”他甚至还在VIP预展前打电话邀请他身处法国的华人好友前来。而对方一行二人则赶紧预订了从巴黎赶往马斯特里赫特的商务机,包机来到TEFAF。和很多欧洲藏家一样,他们把飞机停留在离小城仅15分钟车程的亚堔机场。每年博览会期间,这里将停满数百架来自世界各地藏家和艺术品经销商的私人飞机。


  S先生和他的朋友一眼就相中了伦敦Littleton & Hennessy画廊的一尊宋末元初铜漆金佛像。但是对方高达600万欧元的售价,让二人无法短时间拿定主意。“这尊高147厘米的佛像面相安详、品相完好,存世少见,让我非常心动。但当我在预展首日下午4点左右再次前往询问时,画廊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它已经被人预订了,非常遗憾。”S先生对记者说。经记者多方征询,了解到该佛像的预订者同样是来自中国上海的一位藏家,该藏家经营着一些著名的地产项目,并可能以公司名义对其进行收藏。


  画廊主在现场交谈得最多话题,就是中国买家的“热情”和“热钱”。另外一位被中国藏家购买能力震惊的画廊主,来自美国第五大道。展览首日,两位来自中国的女性藏家在这家LA VIEILLE RUSSIE画廊购得价值近150万元的银器和珠宝。画廊主Schaffer先生年近古稀,他主理的画廊18世纪中期建立于华沙,俄国大革命后迁往巴黎,上世纪再次迁往纽约。如今这个家族坐落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的那家古董店已经有了50多个年头。起初他们以经营俄国古董珠宝为主,后来扩展至经营欧洲古董珠宝。现在彼得先生正在考虑要不要为中国藏家扩展一些新的门类。


  几乎所有的画廊主都在为中国藏家做一些新计划。“没想到中国藏家对欧洲古董珠宝也很有兴趣,这让我很意外,很高兴。我原本听说钟表在中国拍卖得不错,所以打算为中国藏家寻找一些品相好,又特别的古董钟表。”Schaffer说,“听说中国买家收藏时喜欢成对的东西,我已经找到了一些古董钟,目前正在给它们"配对"。今年我计划去一次中国,包括北京和上海,可能会在当地举办小型的展览。”这位老先生上一次来中国是在1987至1988年间。


  欧盟将抽转售税,美中获益


  中国人强大的艺术品购买能力,建立在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日渐火爆的大背景下。3月18日,知名艺术经济学(ArtsEconomics)奠基人、专事美术及装饰艺术市场研究的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Dr Clare McAndrew)在TEFAF现场发布了她的调研报告《2010年全球艺术市场:危机与复苏》(The Global Art Market in 2010: Crisis and Recovery)。“由于美国的强势表现以及中国的巨大增长,2010年全球艺术与古董市场得到了明显的复苏,其中,中国已赶超英国,首次跃居第二位。”麦克安德鲁博士对记者说。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3%,首次赶超了英国。 2010年,中国的拍卖总额接近60亿欧元。与去年的最低点相比,中国艺术市场增长了52%,地域分布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麦克安德鲁指出,“2009年,许多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开始急剧收缩,然而,2010年则出现了经济复苏的初步迹象。尤其是在中国和美国,全球艺术市场交易总额达到了430亿欧元,比去年增长了52%。2010年的交易量增长较为平稳(同比去年增长了13%),市场交易额的增长主要源于高价艺术品销售量的增长。”


  该报告指出,近几年最为显著的发展,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急剧增长,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额几乎翻了一番。美国继续在国际艺术品与古董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为34%。英国仍然是欧洲最大的艺术市场,占欧盟销售总额的59%。同时,亚太地区高净值人士(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有史以来首次在数量上与欧洲匹敌,且相对而言更为富有。全球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从2009年降幅高达66%的暴跌中复苏过来,其中美国和中国的复苏比欧洲“更为显著”。


  “该报告所依据的数据全部来自于可见的交易商、拍卖行、藏家及其他一些机构或个人。而你知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更加特殊,许多交易并不是通过拍卖行或者画廊进行的。这方面的数据也未公开。但根据我的估计,中国市场中实际的艺术品交易额会更高。它与排名第一的美国艺术品交易额差距,也许并没有报告中显示的那样大。”来自纽约的知名艺术评论人、专栏记者Wendy Harson表示。她在过去近20年中,一直致力于中国古董,例如明清瓷器和家具领域。


  “新的情况即将发生,我们预测中国可能在未来几年中,比欧洲国家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得更快。欧盟推出了一项征税计划,截至2012年,所有在成员国销售的艺术品,如果其艺术家去世日期距交易日不满70周年,都将征收转售抽润(resale levy)。中国市场应该会从该税收计划中获益,从而获得更快速的增长。”麦克安德鲁认为,“明年欧盟将把对艺术交易征收的一项税金推广至英国、爱尔兰、荷兰、奥地利等国家,这将促使供应商到外地销售,从而进一步危及已然衰退的欧洲艺术品和古董市场。对于在欧盟任一成员国销售的在世艺术家(而非新近离世艺术家)作品所征的转售抽润,额度将更大。最为重要的非欧盟市场美国和中国,则没有推行这项计划。对于卖方而言,将任何一件价值等于或大于4万欧元的艺术品发往北京或纽约销售,都是值得的。”


  而对于这一点,本·延森同样表示了担忧,他也认为中国将是未来几年中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