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淹没区发现墓群 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

    3月30日,记者从淅川县文物局获悉,一处涉及秦、西汉、东汉、明清时期的大型墓群——全寨子墓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淹没区淅川县盛湾镇被发现。该墓群Ⅰ、Ⅱ探区日前已发掘完毕,共清理包括4座秦墓在内的各类遗迹60多处,出土玉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

    全寨子墓群位于淅川县盛湾镇河扒村,丹江口库区南岸的台地上,分布范围长约1500米,宽约1000米。墓葬主要分布在两个南北走向的土梁上,分布密集区域约为7000平方米。

    省文研所与南阳市文研所对该墓进行勘探发掘,截至目前,该墓群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Ⅰ、Ⅱ探区已发掘完毕,共清理包括4座秦墓在内的各类遗迹60多处。其中,二里头时期灰坑1座,汉代沟1条,秦墓4座,西汉墓41座,东汉墓10座,明墓7座,出土玉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数百件。这些文物中,7件铜器(铜方壶、铜蒜头壶、铜鼎、铜带钩、铜铃、铜簪)及一件玉璧极为珍贵。

    据介绍,全寨子墓群涉及朝代多,分布密集,年代跨度大,且墓葬形制、器物组合明确,这在国内墓葬中比较少见,秦墓的发现意义重大。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在同一墓地发现,为研究战国时期向秦汉时期的过渡,研究丹江流域古代的风俗习惯、丧葬制度和墓葬形制的演变等,提供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目前该墓群Ⅲ探区已开始考古发掘。 (记者 阙爱民 冷新星 高帆)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