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elman曁海外藏家犀角象牙雕刻珍品展保利开幕

  编者按:Speelman家族的收藏,在东西方古董界无人不知。这个沿袭了三个世纪的家族收藏,一度将东西方古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1年3月28日,Speelman家族第三代继承人Jules Speelman首次将其珍藏40多年的一批犀牛角和象牙雕刻艺术品带到中国大陆,并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为观众近距离欣赏明清犀角和象牙雕刻工艺精品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来自其他海外藏家珍藏的50余件宋元明清历代玉雕精品也联袂展出,同样让观众一饱眼福。


  “A & J Speelman曁海外藏家——犀角象牙雕刻珍品特展”,于2011年3月28日下午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保利艺术博物馆和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展出近100余件数位海外藏家的传承珍品,其中以英国A & J Speelman的家族收藏为主,是海外藏我国古代角牙珍品的大规模集中展示。展品可与国内博物馆等公私收藏相关藏品相互补充、印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为观众近距离欣赏明清犀角和象牙雕刻工艺精品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耿宝昌,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徐苹芳,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济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金维诺,中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继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孔祥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汤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夏更起以及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杜廼松、张荣等出席了开幕式。Jules Speelman 本人也专程从英国赶来参加开幕式,并在致辞中对主办方表示了由衷谢意。


  Speelman家族的收藏,在东西方古董界无人不知。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从荷兰再到英格兰,从欧洲陶瓷、挂毯和家具,到中国陶瓷和艺术品,这个沿袭了三个世纪的家族收藏,一度将东西方古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Jules Speelman作为其家族第三代继承人,从小耳濡目染父辈们的古董珍藏,对东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继承家族古董生意不久便成立了东风艺术画廊,并一直处于此领域的最前锋,将亚洲艺术的神秘美展现于西方世界。


  Jules Speelman的亚洲艺术品收藏遍及中国、日本,喜马拉雅、印度及东南亚。艺术藏品即多样广博又精湛绝伦,且多集中于藏品的稀有性和品质。曾在2006年香港举办的“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场”拍卖中,一组由他30年收藏的精美至极的永乐鎏金佛像展示了其亚洲艺术收藏的水准。


  此次展出的60余件明清犀角象牙雕刻珍品同样具备了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本次展出的A & J Speelman藏犀角象牙雕刻作品,其形制多变、题材迥异、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明清时期犀角象牙雕刻的神工妙技。数十件展品除却犀角外,亦有以牛角或玳瑁为材者,各个不同,独具风采,且涉及题材颇为丰富,向世人展现了犀角等雕刻技艺的博大精深。诸如人物题材中的仙人泛槎、童子婴戏、文人雅士、刘海戏蟾、寿星观音;自然主题的玉兰荷叶、梅花瘿木、灵芝花果、海水八怪、雄鹰仙鹿;还有古风题材的兽面纹,工简意深的素身杯和颇具意味的斋戒牌等等。


  明代晚期至清康雍乾时期,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角牙雕刻技艺,在皇家贵胄的青睐扶持下,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能工巧匠,创造了大量工巧天成,秀美自然的文玩清供等艺术精品。展览中一件明代犀角雕百子图杯,体量颇巨,精工细雕,敞口敛足,自然的弧度尽展犀角之原美,通体采用深浅浮雕、镂雕技法雕刻出“百子嬉戏图”,众孩童在山林幽壑间嬉闹追逐,其憨状可掬,神情栩栩如生,此题材寄寓了人们对百子千孙的愿望,更体现了儒家诗礼传家的传统思想,极为珍贵。而另一件犀角雕鲍天成作张骞泛槎器不仅雕工精美,亦有名家款识,保存至今仍品相完好,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有同类器物收藏可作参照。除此之外,还有尤侃制犀角双鹰杯、犀角雕梅花瘿木题诗大杯、山水楼阁人物犀角杯、海水八怪犀角杯等等,营造出自然珍禽、诗书画意、童稚雅趣等不同意境,令人不由称奇。


  此次展出的象牙作品亦不乏立意精巧,工艺精湛之作。明象牙雕文官立像,随形圆雕人物着公服冠带,双手拢袖持笏,面相丰圆,神态庄重。雕刻磨制技法极其娴熟,衣褶处理自然,流转飘逸,有无风自动之感。通体棕黄色,有熏染之痕,是明代供奉之造像,代表了当时牙雕艺术的典范。清中期象牙雕五蝠洗,构思巧妙,圆雕一蝙蝠为浣笔之器,洗中以圆雕兼浮雕为四只蝙蝠翩翩而飞,寓动于静。略带髹漆。其造型别致,寓意吉祥,雕工纯熟,意态生动,可谓文房陈设佳器。


  另外,在海外藏家的鼎力支持下, 50余件宋元明清历代玉雕精品联袂展出。其中一对清乾隆白玉雕甪端摆件用料硕大完整,玉质白润,当为清代乾隆宫廷陈设重器。另一件清乾隆白玉雕福禄寿三星大笔海,此器用上好和田白玉整挖而成,用材甚巨,浮雕通景山水人物故事图,是典型的乾隆宫廷御用文房器物,甚为罕见。


  据悉,此次展览同时也拉开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古董珍玩系列展的帷幕,并为6月开槌的保利春季拍卖预热。展览持续至4月18日结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