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古镇助力兰州争名城

市城乡建设局、市文物局、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对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情况进行了系统通报,同时还通报了月初对我市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榆中县青城镇、金崖镇,永登县连城镇保护工作的迎检自查情况。

150余万字承载兰州文化“家底”

据市申报名城办副主任高烽介绍,7年来,兰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已全面完成了申报所需的基础资料。历史文化调查历时6个月,130多人参与,调查报告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计150余万字,初步摸清兰州文化“家底”;历时1年半拍摄完成22集电视片《历史兰州》;编纂出版了《兰州历史文化》大型丛书;完成了反映兰州历史文化的画册70%的内容。同时,制定了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和规划,并对已消失古建文物立碑保护,重点古建修缮及保护仍在进行中。目前,甘肃省的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座在兰州,这为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

“三镇”古建筑地域特色明显

根据通报的自查情况,青城、金崖、连城古建特色明显,整体保护较好。青城现有省级文保单位1处,县级50多处,有省内最集中、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金崖现存国家级文保单位明肃王墓、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七月官神”和县级文保单位古建及民居群,史前遗址4处、古墓葬3处、烽燧2处;连城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鲁土司衙门(含妙因寺、显教寺、雷坛)旧址。青城、连城于2007年,金崖于2010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代表了兰州历史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些古建筑粉饰掩盖了原貌

“问题不大,漏洞不少。”高烽在通报会上说。在自查中,检查组发现:一些古建筑的粉饰掩盖了原貌,出现了为好看在古建表面粘贴马赛克、用涂料粉刷墙面、改青砖铺地为水泥的问题;个别文物保护点有私自拆除、破坏原貌的现象。此外,还存在着古建文物周边环境有待整治,消防设施不全,古建文物标识缺漏多等问题。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要求各镇要多保护、少新建,核心区禁止建设。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