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肖坝崖墓发掘顺利进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肖坝崖墓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区青衣乡大田村1组,墓群南距大渡河约1公里,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地质构造为白垩纪嘉定统夹关组厚层红砂岩,岩体强度不高,个别墓壁渗水,风化严重。土壤为酸性粘土。肖坝崖墓分布密集,经调查共有崖墓1199座,墓群分布范围东至马护桥、南至斧头山、西至寨子山、北至茨竹湾的山腰上。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因乐雅高速公路的左侧路基K0+190—K0+420,右侧路基K0+190—K0+466,由东北—西南穿越肖坝崖墓长友儿山区域。受雅眉乐高速公路公司委托,2010年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乐山市文物局、乐山大佛管理处几个单位联合对公路建设红线区域内的数十座崖墓进行发掘。至2011年2月,已发掘墓葬13座。另有10余座墓葬正在清理中。出土各类标本70余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已清理的墓葬来看,结构大多一致,一般分为墓道、甬道、前室、门道、后室及左右侧室、棺室等。一般有壁龛、灶。大部分墓葬墓道及前室前部已毁。目前尚未发现有壁画或题跋。墓室深度从6—24米不等。均已被盗。葬具包括连岩体石棺、陶棺,未见木棺痕迹。骨架均不存,部分墓室尚残存有陶俑、动物模型、陶罐、陶甑、陶碗、陶钵、陶釜、陶簋形器、铁刀等残片。其中又以陶俑数量较多,目前出土的有舞俑、拱立俑、执箕俑、庖厨俑、抚耳俑等,动物模型有子母鸡、狗、马等。从出土器物看崖墓年代上限可到东汉中期,大部分为东汉晚期,个别崖墓沿用到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乐山肖坝崖墓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分布之密集,在省内罕见。其墓葬形制也具有典型的川南崖墓特征。虽被盗掘严重,但残存的器物对于崖墓的年代判断也有帮助。总之,此次大面积的发掘对于研究乐山乃至整个川南地区的崖墓具有重要价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金国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