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专家学者来温“把脉”

核心提示:国家、省名城委专家学者一行15人来到温州,走访了温州市区五马街、城西街、朔门街、江心屿等几大历史文化街区,为我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把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咨询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在整修中的夏鼐故居

今天上午,国家、省名城委专家学者一行15人来到温州,走访了温州市区五马街、城西街、朔门街、江心屿等几大历史文化街区,对这些文保单位的保护整治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也为我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把了把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七枫巷一处民宅,洋溢着春的气息

温州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文明记载史、1600多年城市建设史的城市,也是1991年浙江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文化文物遗存方面,全市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101处,全市县级以上“非遗”名录857项,其中“世遗”4项。可以说,温州众多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温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

鹿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沿革“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古城格局,七枫巷里有巴洛克混合哥特式的建筑、城西街有考古学奠基人夏鼐的故居、朔门有北城门遗址、墨池有谯楼子城……作为温州人,行走在熟知的街道上,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历史遗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古董”渐渐被遗忘,但作为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沉淀,“抢救”文物成为摆在现代温州人面前的课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胡宅,是一座西式巴洛克混合哥特式的建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省名城委专家学者在江心屿参观

浙江已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六城联创”的大背景下,温州的名城申报工作迫在眉睫。市政府于1998年成立名城申报领导小组,全力挖掘、保护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但离“名城”的标准尚有差距,如软环境还需改善,街区保护整治规划执行力不够等。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国家名城委委员黄景略在走访了几处文保单位后,观察到正在整修的夏鼐故居使用的瓦片没有遵照原材料,以及五马街广告牌有点杂乱等问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心屿文天祥祠

看似一点一滴的细节,往往都能决定成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政府对文保单位的维护投入,也需要广大市民的配合。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