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铜鼓收藏馆3月底于东兰迎客

  人民网3月13日河池电 (记者 蒋婷婷)“这是铜鼓王,相传是第一个铸造铜鼓的人……铜鼓最早是葫芦状的,是用来装水的容器”,提及自己的“家珍”,广西河池东兰县政协主席陈耀灵难掩心中的喜爱。

  陈耀灵的个人铜鼓收藏馆将于3月底正式开馆迎客,该馆收藏了多个历史时期铸造的铜鼓共100多面,这些铜鼓形态各异,制造工艺精湛,蕴含无数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该收藏馆不仅是民间铜鼓文化的缩影,铜鼓爱好者品鼓、赏鼓的好地方,更对研究铜鼓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最大的民间铜鼓收藏馆,它已被纳入广西"十二五"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项目。” 广西东兰县旅游局局长黄福军介绍道。

  “世界的铜鼓在中国,中国的铜鼓在广西,广西的铜鼓在东兰。”陈耀灵介绍道,“在红水河沿岸生息繁衍的壮族先民,由于生产力低下,面对险山恶水,他们产生了很多幻想,铜鼓便慢慢由盛水的容器逐渐演化成鼓的形状,并被当作"神物"和"灵器"而受人膜拜。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代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展示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意识,也展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馆内收藏的100多面铜鼓是陈耀灵近30年的心血,陈耀灵表示,自己是东兰最穷的人,也是最富有的人,“馆内所有的鼓都是我的,又不是我的,不过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为铜鼓文化传承和发展做点事。”

  据统计,广西东兰县现存传世铜鼓612面,占世界传世铜鼓的四分十一,学术界因此称东兰为“世界铜鼓之乡”。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