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春兰路发现明代古尸

    2011年2月24日,江苏省泰州市春兰路公路施工现场发现古墓葬,工地负责人报告了文物部门,泰州市博物馆快速组织工作人员于当天晚上到达现场进行了实地勘查,确定了墓葬的位置,并叮嘱工地指派专门人员保护现场。2月25日博物馆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了现场抢救性发掘清理,发现明代墓葬两座。墓葬为竖穴土坑浇浆墓,具体做法是在墓圹周围用木板支撑,中间摆放木棺,木棺周围用糯米石灰混合物填充。

    西墓距离东墓有150厘米,其北端棺挡板已经破损,在西墓北侧发现棉被及陶罐等文物。墓葬方向北偏东5度。木棺外侧有一层石灰浇浆,厚度15厘米。木棺北端棺底宽度96厘米,棺面上宽(加浇浆)总长76厘米,棺面上宽63厘米。棺材总长231厘米,木棺高97厘米,棺底木层厚7厘米,木层之下糯米石灰层厚6厘米。木棺上棺板厚度12厘米,木棺材东西两侧馆板厚度分别为8厘米。棺内文物有纺织品,纸制品、棉絮、布带、纱布、木枕等,棺底有灯芯草、垫纸。

    东墓两棺并列,墓葬方向为正南北。两棺周围分别有一层糯米石灰浆。两墓总宽度174厘米,两墓石灰浇浆之间距离20厘米。东墓西棺高79厘米,宽70厘米,棺长236厘米。东墓东棺宽86厘米,高117厘米,棺长236厘米。糯米石灰浆厚度13厘米,石灰浆之下木层厚度11厘米。木棺总长度236厘米,墓圹之下的底板长253厘米,宽105厘米。木棺南北两端填土中发现陶罐三个。

    东墓保存较好,东侧木棺内有一具完整的女尸,女尸外盖棉质寝单,整个身体几乎全部浸在黄褐色的棺液里。尸体周围填充有棉花,头下有枕头,寝单下有灯心草和成叠草纸。棺底发现铜钱40枚和铜盆残片2块。女尸胸前有一只香料袋,上身包裹了五层衣物,从第二层开始每层上面都有一块方形毛昌纸。其中第四层衣服胸部位置有一枚“太平通宝”钱币。下身外着三层裙子,里着裤子。尸体基本完整,皮肤有一定弹性,五官、毛发等清晰可见,脚上缠有裹脚布,外穿着鞋子,身高大约在1.5米左右。右手中指戴了一枚银质戒指,上面镶嵌了一枚绿宝石。头部戴有帽子,帽子内有发箍,头发乌黑发亮,上插发簪一只。初步推测该女子为大户人家出身。

    根据泰州已发现的明代墓葬形制及葬俗推测该墓年代为明代中晚期。这一发现丰富了博物馆馆藏,为研究我国明代服饰和古尸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江苏泰州博物馆  郭正军   张伟)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1年3月11日4版)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