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博物馆之都 西安将重点扶持民营博物馆

西安加快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步伐,今年该市将深入挖掘民间收藏优势,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博物馆,并加大对民办博物馆扶持力度,引导其增强自身适应市场规律的造血机能。

古城西安有1100多年建都史,其中文物古迹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位居全国前列。据初步估算,全市民间藏品大概有200万件左右,约为国有馆(库)藏文物的3倍,资源丰富,成为民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基础。

去年西安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因素,鼓励、引导、扶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各类博物馆。并提出通过3年努力,再建50~80座博物馆,使博物馆的总量突破100个,建成名副其实的“博物馆城”。为此,深入发掘民间收藏优势,扶持民营博物馆发展更显迫切。

截止目前,西安市已经建成民营博物馆20家,主要以历史类为主,大部分是专题类博物馆,如书法、唐三彩、青铜盉等。这些民营博物馆均须购票参观,但是参观者不多,许多场馆都是门可罗雀,门票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营,并且在文物的安放、保护等方面均缺乏足够的经验。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说,由于民营博物馆是改革开放的新事物,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需要大量的投入,回报却很少,因此投资商不愿介入,银行不愿支持。而另一家民营博物馆西安经文牛文化博物馆自开馆以来,门票收入微乎其微,想要达到收支平衡都很困难,这让馆长任经文倍感压力。

西安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郭治华表示,西安民营博物馆尚属起步阶段,仅仅靠门票收入无法使博物馆正常发展起来,在国外,博物馆的发展均是靠各种基金、捐赠来维持,在我国要想使民营博物馆发展起来则需要政府的扶持。

据了解,目前西安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来扶持全市民营博物馆的发展,扶持政策也有望在上半年出台。届时政府将从资金、公共政策(即土地、税收、水电、保管、维护)等方面对民营博物馆进行扶持。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