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与色的和谐之美:赏刘小刚重彩荷花

  刘小刚年少时拜北京大学田家林先生为师,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后又师承于齐派传人——著名画家娄师白。刘小刚的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作品既有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风貌,笔触间流露出一股自信和灵性的气息。灵性关乎个人气质,而自信则需要不断地付出心血,长期注重理论修养以及反复的绘画实践。刘小刚在对中西绘画的研读过程中,立足于自身审美取向,广泛吸收一切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元素,从绘画理念入手,不择手段地学习和尝试各种绘画技法,为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形成属于个人的独到见解,营造出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世界是多面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刘小刚的作品,基本可以分为两种风貌,一种是水墨画、一种是重彩画。他的水墨画,有着传统笔情墨趣的艺术审美底蕴,而又不同于传统格式化的样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每个人对丰富的大自然感悟和关注各不相同,从来都是各取所需的。同样是荷花水草小鱼,大自然在不同作者的脑子里形成不同的映像。总体来看无论是墨色浓厚还是淡雅清新都具有着一种情味意蕴,在他的作品中画面构成也做到了自由把握之境。由于修养、性情和审美上的差异,落实到画面上有着不同时代和不同个性化的表述,刘小刚力图摆脱前人作品的现有样式,顽强地追求有时代烙印的,轻灵而又丰富的艺术效果。

  刘小刚的重彩荷花,构图丰满,意趣浓郁,有一种和谐的美感和新鲜的视觉冲击力。中国画要求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但是要做到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墨与色相得益彰是很难的。中国传统重彩画,多用于勾勒填色和层层渲染的方法完成,而文人画长期的创作传承和积累,着意于水墨的运用,而在用色方面,可供借鉴的手法相对较少。刘小刚经过长期的探索,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通过墨与色的互相融合、撞击、渗融、重叠,达到墨色交汇的音乐般动人心弦的节奏和韵律,给观者以舒畅丰厚与和谐美的愉悦。

  季 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