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暨首发仪式举行
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乐以忘忧: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于2011年3月2日至11日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隆重展出。此次展览将系统地展示著名学者、文献学家、书法家王贵忱的学术成就、收藏成果和书法艺术,以及多年来他与师友交往的书信与实物,学术价值极高,可谓是广东近年来罕见的一次文化盛事。
王贵忱研究的领域涉及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金石学、书画艺术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钱币文献、龚自珍著作版本以及广东地方文献收藏、文化研究方面建树卓越。他对中国钱币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当代学术界无出其右者。1999年,他将其精心收集的600余册珍贵的中国钱币文献捐献给中国钱币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他对戊戌变法重要人物张荫桓的研究,也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在3月2日上午的剪彩仪式上,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发言称之为“当代学林的一段传奇”,并高度赞扬王贵忱不断致力于岭南地方文化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弘扬岭南文化。
王贵忱先生曾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他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被收入《文献学家通考》的唯一在世的文献学家。中国古籍整理和古钱币研究是他主要的研究方向,编著有《先秦货币文编》、《三孔币汇编》、《中国历代货币书籍》、《中国钱币文献丛书》,还曾主持点校《屈大均全集》等巨作。
王贵忱的学术一大特色是研究与其丰富的收藏相关。他的藏品以古文献、古钱币、名人手札为大宗,兼及金石、书画等门类,而且重视藏品的系统性与文献价值。此次展览期间,观众得以亲眼目睹这些珍贵的文物文献,其中重点藏品有周作人所赠乾隆刻本《金石契》、张荫桓《戊戌日记》原本、龚自珍《己亥杂诗》红印孤本、黄宾虹手书《画学篇》,以及海内孤本:清初广东思想家廖燕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山居诗卷》等等。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王贵忱学术座谈会暨《可居丛稿》首发式。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重点藏品看点:周作人所赠《金石契》
周作人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学者。1956年,王贵忱回乡途经北京,慕名拜访周作人。周作人对于这位年轻的求学者十分关爱,其后多有鸿雁往还。经历文革磨难,至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就是这函乾隆刻本《金石契》。
张荫桓《戊戌日记》原本
张荫桓(1837-1900)是广东南海人,清末著名政治家。他是戊戌变法的重要参与人物,康有为就是由其保荐得以进入光绪帝的视野。《戊戌日记》正是他在戊戌变法前期所写的日记,其中真实记录了变法前期的每日经历,是研究戊戌变法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王贵忱用多种珍藏的古代书画与人交换所得的重要文献,被史学界多次引用和出版。
龚自珍《己亥杂诗》红印本
龚自珍文献研究是王贵忱学术范围的重点之一,可居室所藏龚自珍著作版本是目前公私收藏中最齐全的一家。这册是光绪初年著名的苏州藏书家族潘氏所刻板的版片,是唯一的一部印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