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珍品归宿例话:张大千嘱朋友将国宝转给大陆
艺术家历来视艺术品如性命,但不少艺术家最终将自己的珍藏献给了国家。
《富春山居图》,元代古画,稀世珍品,清时为一吴姓收藏家所藏。吴深爱之,临死嘱家人将它“焚以为殉”。家人不敢违拗,画刚投入火中,其侄迅疾抢出,但已烧去一截。自此名画分作前后两段,但仍不失珍贵。后一段收入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一段,在民间辗转流传,后为著名画家吴湖帆所得,吴将其重新装裱,取名《剩山图》,珍爱备至。吴的家藏极丰,如怀素草书《千字文》等。后来吴湖帆将自己大部分收藏捐出,包括《剩山图》,此画现藏浙江省博物院。
国画大师张大千,上世纪30年代欲定居北京,看中一所王府花园,付了定金,听说流失多年的南唐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现世,当即决定弃房购画。《夜宴图》自清宫流出,多少人都想得到它,可遇不可求。持画者是一名军人,索价500两黄金,咬定不松口。张东挪西借凑足500两交讫,接过画时,他激动得双手颤抖。回家不时展玩,还专为此刻一印:昵晏楼,又刻一章,镌文:“东南西北,只有相随无别离。”可见对它爱之深。张行止漂泊无定,国宝始终携在身边。他后来觉得这样终是不妥,遂以最低价2万美元让给了一位香港的朋友,瞩其将来一定转给大陆。此事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最后由郑振铎赴港经手完成,名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与张大千弃房买画相类的还有张伯驹的故事。
张伯驹,旧时极负盛名的文化大家,诗书画无所不工,尤爱收藏。张伯驹在北京有一所宅院,原是李莲英旧家,慈禧曾临幸,其规模宏阔富丽可想而知。张十分喜爱这所宅子,但听说玉池山房收有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便决意卖房买画。张卖掉豪宅,又变卖了夫人的一些首饰,总共凑成240两黄金,玉池山房主人嫌少,但为其诚所感,还是将画转给了他。不料张得画后遭绑架,他捎信家人:“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为保画,生死在所不顾。后侥幸脱身。
张伯驹收藏的精品很多,但他并不把这些看作个人私有,他在《书画录》中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张一生醉心于古代字画名迹,初时出于爱好,继以保存文物不外流为己任。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张将珍藏悉数捐赠给各博物院馆,如陆机的《平复帖》;李白的《上阳台帖》,范仲淹手书《道服赞》等,许多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级重宝《游春图》,则献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除以上大家之外,还有很多艺术家、收藏家献出自己的珍品。吴冠中曾多次表示:“我的房子、钱,子女可以分掉,但我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吴冠中陆续将其画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新加坡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公立艺术机构,总量约数百幅。梅兰芳去世后,夫人遵瞩将其全部收藏捐献出来,建立了国家级的“梅兰芳纪念馆”。
将倾注了毕生心血的私藏捐献给国家,使其成为全民族的文化遗传,这是对艺术、艺术品最深沉的爱,这种爱,为一切有品格的艺术家、收藏家所共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