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民间画家历时三年创作抗战连环画
烽火连天的抗战场面,我们现在只能从电影和电视剧中看到。然而,湘潭的民间画家肖更应却历时三年,创作了抗战连环画——《潭州烽火》,用质朴的图画和文字,再现了那些为湘潭抗战流血牺牲的英雄儿女。
每天十小时埋头创作
昨日,记者来到肖更应家中。简洁的屋中到处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和诗词,其中不少是他亲手抄的。书房中,四处堆积着厚厚的画稿和历史图集。58岁的肖更应目前已从他所在的单位内退回家,每天至少有十个小时在这窄小的房间中埋头创作。
肖更应出生于1953年,祖辈都是贫苦人。初中毕业后,肖更应招工到了邮政部门,被分到偏远山区去架设通讯设备。因常年在郊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他工作之余就给当地老人画素描和速写。
作品曾入选邮集
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心想到美术院校学习的肖更应欣喜若狂,赶紧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然而,文化知识的匮乏让他名落孙山。此后,肖更应在“湘潭地区文艺工作室”(现群众艺术馆前身)开办的艺术学习班中,一边创作一边学习,接受了较为正规的美术理论教育。
2003年,他在韶山居住三个月,对曾有毛主席身影的每个地方都详加观察,完成了长卷山水画《韶山图》。《韶山图》长15米、宽0.5米,以写意的水墨笔法将毛主席故乡的清秀灵动展露出来。
作品完成后受到广泛关注,韶山邮政局在国家邮政总局许可后,2003年推出纪念毛主席110周年诞辰《江山如此多娇 韶山图》邮集,该邮集就将肖更应的《韶山图》作品收录其中,作为整册邮集的背景图案。
连环画描绘抗战史
肖更应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他想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贺礼。他从2008年就开始构思创作,历经三年风雨,终于完成连环画《潭州烽火》,近期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潭州烽火》根据纪实材料创作,反映的是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中,英雄儿女在湘潭这片热土上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当时,日军向湘潭发起大规模轰炸,最多一次出动飞机280架次,总计炸死民众20000余人,建筑物不计其数。在这个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游击队、国民党驻湘潭32师等通力合作,为抗击日寇浴血奋战。
成稿过程中,肖更应走访众多烈士家属,遍阅中外史料,对抗日战争给湘潭留下的每一处印记都详加研究。因此,作品内容都是当年湘潭抗日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事迹。
“我只是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生活!”肖更应说,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曾有无数先烈用鲜血灌溉,大家不要忘记这段中华民族的血泪史。 (记者 刘炬 通讯员 唐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