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识红木新古:一泡二烧三看

  “假的毕竟是假的,总有办法辨识。”王秉现在已“退出江湖”,但在杭城古旧家具领域还是颇具权威。他说,人为制造的包浆和做旧会留下供判断的蛛丝马迹,具体识别可以“一泡二烧三看”。

  “材质上,老紫檀家具多出现在宫廷和大户,普通民众无法得到。以该木屑浸酒,2分钟内就会完全融化,酒也会变色。”以目前市场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老紫檀和黄花梨为例,新材料在酒精的融化时间一般都要超过5分钟,融化完全度也远不如老紫檀。

  黄花梨也比较容易区别:除了典型的“鬼目”外,还有“八字须”和“黑水迹”。更为关键的是闻香气削一小条焚烧,香气久弥。

  第三个方法就是看包浆。人为制造的包浆亮而刺眼,器物各部位包浆均匀;而真正的古家具则包浆自然,不均匀。老旧家具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榫头部分甚至都会形成一定包浆。(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