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藏知识:爵是最早青铜礼器

  丁孟,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青铜爵,饮酒器,也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说文·鬯部》:“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爵的一般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的流,后有可均衡流重量的尾,旁有鋬,上有二柱,下有三高足。也有的爵腹作方形,少数爵为单柱或无柱。

  二里头发现四件铜爵,特征是壁薄体轻,流尾较长,束腰平底,横截面及底呈桃核形,三足较细且向外撇,鋬上多有长条形或三角形镂空。有的铜爵的流与口间有二短柱。

  商代早期爵作扁体平底,窄长流, 口间立二矮柱,三锥状足支点似不稳定,底下外壁有人形的范线与三足相连,腰较二里头文化的铜爵略粗,口沿保持稍加厚的作风。

  商代中期爵的双柱已增高,柱顶变为菌状,还出现了独柱爵,爵身逐渐增高,且由平底渐变为圆底。

  商代晚期爵的早段特征为流较平,双菌形柱,也有单伞柱者,平底,三足较高,带状鋬。晚段爵流窄长,卵形底,方腹四足的方形爵出现。这时的爵分平底和圆底两种:平底爵流尾较高,柱钮呈伞形或菌形,直腹较浅,兽头鋬,腹部有扉棱;圆底爵长流短尾,菌形或伞形柱,兽头鋬,三足较高。

  西周早期爵,早期均为卵形腹,流窄而长,前端高于后端。此期后段,爵鋬由扁平变为圆浑。平底浅腹式爵已消失。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