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伦斯藏百余件中国当代作品现身蘇富比春拍夜场香港蘇富比春拍2011年4月3日隆重举行
张晓刚(1958年生)的《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 (估价:2,500万至3,000万港元/320万至380万美元)
香港蘇富比10日隆重宣布,将于2011年春季拍卖期间,特别于4月3日举行「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 ── 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The Ullens Collection – The Nascence of Avant-Garde China)晚间拍卖会,呈献尤伦斯男爵此重要收藏中之106件博物馆级之当代中国艺术杰作,拍卖总估价为1亿至1亿3,000万港元/1,269万至1,667万美元(估价不包括买家佣金)。此大型珍藏为迄今最重要、最完整及最有系统之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之一,不单记载着当代中国艺术的诞生和演变,也见证了著名比利时艺术收藏家尤伦斯男爵^之独到眼光及对艺术之热爱。而本拍卖之部分珍藏,均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于八十至九十年代之杰作,涵盖了早期当代中国艺术历史中之关键年份,鲜见于市场,故本晚间拍卖会实是千载难逢,是鑒赏家及艺术收藏家搜集顶级当代中国艺术的良机。
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横跨多个重要年代(八十年代至二千年后)、派别及风潮(如政治波普及玩世现实主义)与媒介(油画、雕塑、摄影、装置、当代水墨等),当中藏品皆于当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中树立里程碑,而本拍卖中之部分作品,更曾于标志着当代中国艺术诞生的1989年首届「现代艺术大展」中亮相,这些被视为经典之代表作品包括:张晓刚的三联作《生生息息之爱》(估价2,500万至3,000万港元/320万至380万美元)、毛旭辉的《家长系列三号》(估价40万至50万港元/5.1万至6.4万美元,上图)及张培力的《X?系列三号》(估价150万至250万港元/19万至32万美元)。
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代表了中国近年思潮之演变,并见证了多位重要艺术家在这个充满创造力的年代中之互动。为隆重其事,香港蘇富比特别为此举足轻重的珍藏,筹办专为最重要的收藏而设的晚间拍卖会,以彰其显赫地位,并将于香港拍卖预展期间,同场举办当代中国艺术文献展,详细介绍八十至九十年代间当代中国艺术之发展;重点拍品亦将作巡回展览(详见编辑垂注)。
蘇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今季我们很兴奋被委托拍卖这个大型的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再一次为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带来搜集珍品的良机,实为史无前例。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以艺术体现了当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我接触当代中国艺术开始,此显赫收藏背后之心思,以及藏家对艺术之热爱已令我深深向往。这次有机会呈献如此优秀、重要之作品,实在是我的无上光荣。我非常高兴能与世界各地的藏家,分享这收藏的种种非凡之处。”
尤伦斯男爵表示:“我经年建立起这个收藏,到现在是时候将当中部分珍品公诸同好,让我能继续与年轻新进的艺术家从事多方面的合作,而这亦是我收藏当代中国艺术品二十多年来的理想和渴望。这次挑选上拍的藏品,大部分鲜见于市场,广大艺术爱好者能透过此拍卖追本溯源,见证当代中国艺术发史上关键的一页,这实在令人兴奋万分,可谓千载难逢。”
´,´
拍卖重点
八十年代的理想与热情
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艺术诞生的重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来自西方的知识一发不可收拾的涌进中国,中国新生代的艺术家开始反思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艺术教育,以及社会现实主义的教条,继而自行探讨不同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形成一股民间发起的全国性新潮艺术及思潮运动,并于1985年到达第一个高峰,称为「85’美术运动」。四年后,中国美术馆的首届「现代艺术大展」(1989)将运动推上最高峰,呈现全国不同地区的当代艺术,代表了一代中国艺术家的理想与激情。
张晓刚(1958年生),《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 ,1988年作(图见首页)
估价2,500万至3,000万港元/320万至380万美元
《生生息息之爱》是张晓刚艺术生涯中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并曾于1989年首届「现代艺术大展」中展出。作为「西南艺术群体」的重要成员,张晓刚与来自昆明的艺术家受法国印象派及后印象派影响,一同寻找艺术新风格,他们曾经于展览前言中表示︰「首要的是震撼人的灵魂,而不是愉悦人的眼睛」。张晓刚这尺幅宏大的三联作《生生息息之爱》,描绘多位裸露上身的原始男女,栖身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在代表泥土的黄褐色画面上,强韧的生命力跃动其中,洋溢着对生命的歌颂。同时,在没有明显叙事性的宗教场景中,男女、婴儿、羔羊、在笼中的人头交错着,充满神秘的象征意味。作品对生命发出最原始的探索和询问,仿佛与法国后印象派大师高更(Gauguin)遥远地对话,是集张晓刚早期艺术思考大成的经典之作。
王广义(1957年生),《毛泽东:P2》,1988年作
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19万 至26万美元
「85’美术运动」中,「理性绘画」是一股非常强大的艺术力量,其中「北方艺术群体」的王广义及舒群是两位主力倡导的艺术家。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洋溢着过多的个人崇拜及感性燥动,王广义提倡「清理人文热情」,把近乎逻辑式的理性分析应用于绘画上。《毛泽东:P2》创作于1988年,是王广义《毛泽东》系列最早的作品之一。王广义在被奉为至高无上的毛泽东的剪影前,附以红色的虚线及耐人寻味的英文符号,以代表理性思维的直线及虚线,对毛泽东进行解构,消除过多的个人崇拜;与其较早前的作品《黑色理性》及《红色理性》中的格线一脉相承。《毛泽东:P2》野心宏大,之前创作的三联作《毛泽东AC》更成为1989年首届「现代艺术大展」的重要展品。《毛泽东》系列奠定了王广义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其后更衍生了带来国际名声的《大批判系列》。
张培力(1957年生),《X﹖系列三号》,1986年作
估价150万至250万港元/19万至32万美元
张培力在「85’新空间」展览展出过以游泳者及色士风为题材的作品后,在1986年开始创作著名的《X?》系列。《X﹖系列三号》是该系列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艺术家以一对医学用乳胶手套为主体,并以浅棕色单调色彩及写实的笔触,带出冷酷及非人性化的氛围。此作品曾经刊登于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美术报》1987年第45期的封面。张培力认为,艺术家须要与作品保持距离,绘画亦非个性的表达。乳胶手套是一个复杂的象征符号,是「介于物和生命之间的属性,这种属性是生命受到遏制却又渴望保护的含混象征」,正如生命中充满耐人寻味的迷思。《X﹖》系列由此至终带着文学的含混性及不确定性,引人深思,其后也衍生了一系列的油画及装置作品,是艺术家早期创作生涯重要之作。
耿建翌(1962年生),《灯光下的两个人》,1985年作
估价100万至150万港元/13万 至 19万美元
在「85’美术运动」期间,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了一个相当轰动的画展「85’新空间」,其中的负责策划的「青年创作社」,核心成员正是张培力及耿建翌。他们同为浙江美术学院的学生,其后更创立「池社」,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力。与洋溢着生命激情的「西南艺术群体」不同,「85’新空间」更接近当时席卷美术界的「理性绘画」,他们提倡展览应以「传递『现代意味』为主导倾向,强化造型语言,抑制表现」。其中张培力及耿建翌以都市化及工业化为绘画题材,其作品表现的冷漠及克制,充分体现了「85’新空间」的风格。《灯光下的两个人》是耿建翌于浙江美院的毕业作品,冷峻的风格,与当时中国的艺术主流截然不同,发表后引起极大争论,是当时新潮艺术的话题之作。画面中毫无交流的男女,以一前一后的方式面对着观者,表情没透露半点情绪,画中男子的眼神更被眼镜所盖,加上对比强烈的色调,均呈现了都市化带来的陌生化效果,亦同时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疏离的关系,是当代中国艺术中,最早以都市为题材的作品之一。
´,´
舒群(1958年生),《同一性语态系列:一种后先锋主义?》, 1994年作
估价80万至100万港元/10万至13万美元
舒群亦是「北方艺术群体」的核心成员。他于八十年代创作的《绝对原则》系列强调透视性的构图,以宇宙作为场景,以多边形的建筑结构为主体,其中更包括无限延伸的十字架,在有限的画面中,带出一种无限及永恒之感。《同一性语态系列:一种后先锋主义?》乃艺术家九十年代初期同名油画作品的纸上版本,以无限透视的拱廊作为主体,19个拱廊尽管形状各异,但同样透露着空洞冷静、黯淡、非人化及理性的感觉。
九十年代的延伸及成熟
八十年代的激情随着1989年的事情而冷却下来,但当代中国艺术家并没有停下脚步,相反,他们在随后的十年间,频繁地在海外的国际性展览露面,令世界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另眼相看。同时催生了一批气质与八十年代不尽相同的艺术家。
刘炜(1965年生),《生于一九八九年》,1995年作
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19万至26万美元
刘炜与方力钧于1992年在北京举办联展而广为人认识,并被著名艺评家栗宪庭冠以「玩世现实主义」之名。《生于一九八九年》是刘炜非常独特及罕见的宏大之作。与不少九十年代冒起的艺术家一样,刘炜因政治上的失落,放弃了作品中的大叙事,焦点回到画面本身,其纯笔触具表现主义色彩,但更为大胆及奔放,人物形象或被扭曲,但同时呈现着别样的诙谐。《生于一九八九年》中三个站着的粉红色婴儿,尤如步向未知的前方;画作名字别具意义,可见其为刘炜极少数直接与政治或社会事件拉上关系的作品,尤见珍贵。
曾梵志(1964年生),《假面系列四号》,1994年作
估价800万至1,000万港元/100至130万美元
《假面系列四号》是曾梵志《假面系列》中首批作品之一,(系列后改名为《面具系列》),描绘两名穿着洋服的男士坐着聊天。早期的《假面系列》作品数量较少,在颜色的应用上,亦与后期用色鲜艳的面具截然不同,本幅之背景呈淡淡的土黄色,配上更粗野及厚重的笔触。早期的《面具系列》作品,对社会的现代化有着更深刻的刻划。
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日程
香港拍卖及预展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展览廰五 (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亚洲区巡回预展
3月9至10日 上海
3月12至13日 北京
3月26至27日 台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