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缴获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的手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首名为《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词是1931年春,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的毛泽东在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后即兴创作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中所提到的"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战略,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当时,红一方面军只有4万人,在毛泽东、朱德和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领导下,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群众,将敌人聚歼于根据地内。11月上旬,国民党军开始大规模进攻。中旬,先后占领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一线。12月下旬,国民党军主力5个师,先后到达龙冈、源头、洛口、头陂一线。

红一方面军遵照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由赣江东岸撤至黄陂、小布、安福圩、砍柴冈、平田地域集结待机。1930年12月下旬,红军反攻条件逐渐成熟。12月2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召开的反"围剿"军民誓师大会。此次大会盛况空前,在会议召开地--小布附近的河滩上,集结了红军主力、地方武装、赤卫队和群众几万人。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亲自拟写的一幅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在会上进行了战前动员,讲了战胜敌人的有利条件。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听后信心倍增,"活捉鲁胖子,打倒蒋介石"等口号呼得震天响。

1930年12月28日,鲁涤平令其深入苏区的5个师向宁都以北黄陂、小布、麻田地区的红军发起总攻。其中张辉瓒率第18师第52、53旅和师直属队,于29日由东固孤军冒进龙冈。红一方面军总部得悉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当即决定以一部兵力牵制第50、24、8师;集中主力分左、右两路秘密西进,求歼第18师主力于运动中或立足未稳之际。29日下午,方面军在向龙冈前进途中,查明第18师主力已到龙冈,当晚确定围攻龙冈的部署。

1930年12月30日晨,敌军第18师第52旅为先头,师部和第5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其先头部队在龙冈以东小别附近,突遭居高临下的红3军先头部队第7师迎头痛击。张辉瓒误认为是红军小部队袭击,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遂组织部队向红军阵地反扑。战至中午,红3军全部加入战斗,第18师亦展开两团兵力猛攻,战斗十分激烈。15时许,张辉瓒率4个团拼力向红军实施多路进攻,又被击退。此时,红4军和红3军团一部分已插到张家车,截断了第18师与东固、因富的联系,并从侧后向龙冈猛攻;红3军团主力占领了上固及附近有利阵地,切断了敌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至16时许,完成了对第18师主力的合围,红军即发起进攻。张部向西北突围未逞,全军溃散。激战至18时许,红军全歼第18师师部和2个旅近万人。

红军和赤卫队等喜气洋洋,押着一批批俘虏到龙冈集中。可是师长张辉瓒却还没有下落,红军战士仔细搜索。忽见一处丛林沙沙作响,引起红军战士的警惕:"什么人,快出来!"几个敌人颤惊惊地出来了。战士们再往深处走几步,一个肥头胖耳的家伙被发现了,他上身紧裹着一件士兵的棉衣,下身的黄哔叽裤还没来得及换。经查问原来他就是张辉瓒。于是,脸色苍白的张辉瓒,连人带枪作了红军的俘虏。当在方面军总部的毛泽东闻听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激动之中,他填写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这首词。

国民党军第18师主力被歼后,深入苏区的其他各路"围剿"军闻讯退缩。红一方面军总部乘胜于3日在东韶附近歼灭国民党军第50师1个多旅。此后,各路国民党军争相撤离苏区。至此,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被粉碎。

如今,这把昔日被红军缴获的张辉瓒的手枪,作为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历史见证,陈列在土地革命战争馆内。当您看到这把手枪时,一定会对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