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英艺术家孙寅杰巨幅作品展出于伦敦V&A博物馆的拉斐尔宫
旅英艺术家孙寅杰巨幅作品展出于伦敦V&A博物馆的拉斐尔宫
作者:傅春旭 2011年2月1日
旅英画家孙寅杰应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邀请,受英国光环艺术家协会HAA(Halo Arts Association)委托,创作巨幅油画《桃园》,并于2011年1月30号在该馆的拉斐尔宫(Raphael Gallery)里展出。环绕该作品的是7幅拉斐尔的大型绘画,能与这位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伟大艺术家在同一展厅展示作品,而一位年仅28岁的旅英中国艺术家有此殊荣,这无不令人佩服。
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位于伦敦南肯辛特区(South Kensington), 成立于1852年,该博物馆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与阿伯特博王子,所以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它拥有450万件藏品,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与设计作品博物馆。这次的中国新年庆典(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s)是与旅英艺术家群体HAA联合策划主办,该活动包括中国绘画展示、剪纸艺术展、传统舞师、中国服饰走秀和音乐会,这是中华文化在英国的一次大型推广活动。而该庆典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这次的展出不但让英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而且旅英艺术家团体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上图:活动现场)
拉斐尔馆是博物馆里最大的一个展厅,这里面悬挂了7幅文艺复兴时期从1516年开始最重要的拉斐尔的关于宗教题材的作品,中间是一幅西班牙镀金绘画作品。
而在这次的绘画展示当中,孙寅杰的作品在众多旅英艺术家的评选当中脱颖而出, 该油画作品《桃园》长5米,高3米, 是专门为该展出创作的。当孙寅杰接到协会的展出通知时, 他第一个想法就是画一幅桃花图,
(上图:HAA艺术家群体成员照片)因为他生长在江南,他的家乡春天来临时见到最多的就是桃花,而桃花艳尔不俗,古人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而他以桃花为主题进行创作也寄托了他对故乡与故人的深深的眷恋,在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后, 他对故乡的眷恋也从他的那种干练而奔放的笔触当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而这种深深的思乡情怀也只有远在它国的游子才能体会的真切吧。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新年即将来临之时,也送上了远在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祝福。
孙寅杰的作品带有很强烈的民族文化情节,他曾对记者说“以前在国内还没有真正体会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的重要性,但随着在英国待的时间越来越久, 这种民族文化流失的危机感就越来越强烈了,但我看很多人还并没有感受到我们正不断的受到其它文化侵蚀的这种状况,我想这也可能是当局都迷,旁观者清吧,
(上图:拉斐尔展厅‘Raphael Gallery’整体照片),人在国外,有时看国内反而会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审视我们自己,反而看东西看的更清了,包括我早前的一些作品也都带有强烈的西方哲学思想, 但现在我想尽一点作为艺术家的责任,多创作一些能对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有贡献的,能体现我们东方传统思想价值观的作品”。
而孙寅杰的最新一批作品《消失的风景》(Here Today, Gone Tomorrow)是他在2010年回家乡参加祖母葬礼时所见到故乡的风景而进行创作的。他的出生地是一个小乡村,这里的人生活平静而惬意, 但当地政府为经济建设所以将对整个乡
(图:布展过程)村进行大规模改建,所有居民也将移居到城镇里去,而他得知此事后心情却很复杂, 一方面他很希望让他热爱的村民能走上小康之路, 但另一面他却对这个他曾经生长过的故土有一种强烈的不舍和眷恋。看到眼前即将消失的村落,而又想到抚育过他的祖母的离世,而如今人去楼空,那种凄凉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他拿起画笔, 把他眼前所见的一目目都画了下来, 希望能把这美丽的故土永远保留在他的画笔之下,现时也是对离世的人的一种哀悼。在这批作品当中, 他用非常浑厚的蓝颜色作为主色调,画的意境当中追求道法自然,远山若隐若现,云雾袅绕,带有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那种空灵,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人情思的那种厚重与悠远,同时他又很好的结合了自己的西方艺术教育背景,把事物的三维空间表达的更加具体与细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而中国的文化也将会由边缘文化上升到世界主流文化当中,所以孙寅杰说“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喝的是可乐,吃的是必胜客, 除了长的是一个东方人的脸以外其它的已经跟西方人并无区
(上图:活动现场图片)别了, 而这种西化也反映在了我们的绘画创作当中, 现在的艺术家很多只是盲目的追随一种商业性的炒作和一种浅显的对西方艺术方法的一种拷贝,或是简单的东西艺术形式的一种结合,这些都是一个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而我们这一代生长在80后的艺术家的话其实就更应该追寻本国文化更深层的一种哲学思想里去,而不是照搬前人, 那只会往同一条死胡同里继续走下去。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儒家思想里求忠孝仁义, 道家思想里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中国文人绘画里大多追求一种天人和一, 寻求一种境界, 笔到意到则矣; 而西方古典绘画当中则更讲究一种形似,一种描述和理性的再现,以此表达某种语言或象征,而怎么样去运用西方的这
(上图:工作人员布展过程)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去阐述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与此同时,用西方人的一种表现方式去阐述东方思想, 这也更能让西方人接受我们的思想。 而这个应该是中国新一代艺术家所需要去研究探讨的,这也才是真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孙寅杰2005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同年就读于服装设计系,之后辗转留学英国伦敦, 此后就读于坎伯伟尔艺术学院和中央圣玛丁艺术学院,而中央圣玛丁艺术学院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所艺术院校之一, 这也是著名油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母校。而孙寅杰在这四五年的欧洲学习生活里也不断的充实自己, 他先后游学了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维也纳等国,并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当地艺
(左上:作品图片展览)
术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与此同时他还时时刻刻观注着国内的发展形式和艺术动向。而他前期也在不断的变换着主题和表现形式,他说:“我一直很反对一个艺术家一直画一样东西画个没完没了,艺术家不能因为画一个苹果画成名了一辈子就画苹果了, 这也不是艺术的真正意义,艺术是净化人心灵的,绘画作品跟哲学理论是相通的, 只不过它是用视觉形式来表达而已,而艺术家应该不断的去学习允实自己,体会人生,不断尝试,这样才能画出更深刻的东西, 这才是艺术家的使命” 。
而孙寅杰的作品也很受西方艺术圈人士的喜爱,2008年他参加王子绘画学院 (The Prince´s Drawing School)组织举办的“Drawtogether exhibition”展览里,他是在几百名艺术家当中仅有的几个作品被收藏的艺术家之一,之后他在伦敦77画廊(77gallery)的展出里,作品“王妮”在开幕酒会当日就被一藏家买
(左上:策展人与工作人员布展)走,2009年他被中央圣玛丁艺术学院举荐在学院美术馆举办个人展出“回忆”(Souvenir),而他也是学院建校以来唯一的一名获许在学院美术馆展出的来自中国的学生,并且他在该展里展出的所有作品也都被藏家买走。 随后他又被邀请参加了皇家艺术学院的(Royal College of Art)20/21国际艺术博览会(20/21 International Art Fair),作品《巴黎》也被藏家买走。于2009年10月以优秀的作品被英国重要的艺术家群体,HAA英国光环艺术协会认可并邀请成为会员。在2010年他又与英国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参加了西班牙Museo Ramon Ma Aller公立博物馆的群展,作品《蟠桃会》被博物馆收藏,并且博物馆还邀请他于来年在该馆举办个展。在这2010年的夏天他又受北京宋庄人民政府及上上国际美术馆之托组织策划了宋庄艺术节国际展区的英国区,他邀请了20多位英国著名艺术家参加该艺术节,并且他的组画《自画像》也被该馆收藏。同年他还被邀请加入澳门美术协会,在该协会的年展里他的作品《土耳其的天空》也被该协会收藏。在2010年11月份他还作为顾问为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基金查宁格公立图书馆(Charing Cross Library)组织策划摄影展 (Trace Your Menory of London Chinatown Photo Contest)。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