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假拍卖掠走我真宝贝

  四川省中江县的周先生是一位古玩藏家。2011年1月22日,他在看到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经济半小时》之后,心里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原来这档节目曝光了安徽汇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汇德)自导自演了一场拍卖会骗局,而他收藏了十几年的两件藏品就是托这家公司拍卖的。当时他不仅将藏品交给了这家公司,另外还交了两万八千元的服务费。第二天周先生与这家公司联系,却被告知,公司已经放假,有什么事情等到年后再说。

  央视曝光 那场拍卖会是场骗局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称,2011年1月9日,安徽汇德在上海开展一场离奇的大型拍卖会:所有拍卖品流拍,现场除了卖家,剩下的几个买家都是一些受雇的小毛孩子。而这家叫安徽汇德的公司也并没有拍卖资质,举办这样一场走过场的拍卖会,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骗取藏家的服务费。

  全国各地上百名藏家,交纳的服务费少则五千,多则十几万元人民币。一共2600多件拍卖品加在一起,该公司收取的服务费就在千万元以上。而且,这种服务费与藏品是否拍卖成功无关。即使流拍,服务费也不会退还。

  当时愤怒的藏家集体赶到合肥,想要回自己的藏品和服务费,可安徽汇德却一直未给出解决方案。目前,上海警方和安徽警方正在调查此事。

  藏家诉说 宝贝和服务费都已交出

  周先生的藏品分别是清康熙法华彩蒜头瓶和清乾隆哥釉螭耳盘口双耳瓶,由于参加过一次广西电视台的鉴宝节目,藏品的图片传到了网上。2010年8月份,安徽汇德的工作人员给他打来了电话,说看到照片,觉得藏品很好,极力劝说他将藏品送到该公司进行拍卖。

  2010年9月23日,周先生带着两件宝贝来到了合肥该公司,签订了拍卖合同。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交纳了所谓的服务费2.8万元。由于藏品将在2011年1月9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拍卖,为了便于拍卖公司要搞一个藏品展览,要求周先生将藏品交由公司进行保管。

  直到2011年1月22日晚看到节目才知道,安徽汇德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诈骗的方式骗取广大藏友向他们交所谓的服务费。

  周先生要求该公司退还藏品和服务费,却被工作人员以要放假为由拒不给予答复和办理。

  公司公告 玉器瓷器专场圆满结束

  2011年1月11日,安徽汇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网站上贴出了一条关于上海站拍卖会的公告。公告上说,2011年上海站大型艺术品拍卖会,1月9日的玉器瓷器专场取得圆满结束。由于有人恶意闹事,导致1月10日的字画杂项专场拍卖中途中止。1月15日,该公司网站又贴出一则声明称,公司真诚呼吁相关顾客不要轻信谣言,冷静思考,在事件尚未完全调查清楚之前,不要贸然前来公司要求相关处理。

  中国拍协 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

  2011年1月25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就此事件发表《警惕以“拍卖”为名骗取服务费用的不法行为》的声明。称针对这一事件,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已启动调查机制,约谈事件涉及的上海久鼎拍卖公司(安徽汇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委托拍卖公司),并对事件相关细节进行全面了解。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对调查进展进行了密切关注。

  中拍协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国内的拍卖公司只在拍卖标的成交后向委托方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及拍品图录费和保管费用等,但不会在拍卖会前向委托方收取费用。此外,海外的拍卖公司,也没有在拍卖会前收取保证金、手续费的惯例。

  本报记者 李玲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