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清代年画浓了兔年的年味
放火炮、贴春联、贴年画!传统三大件,是过年营造喜庆气氛的法宝。可是,过年贴年画的还有多少人呢?还有谁记得手持钢鞭把守家门的秦叔宝和尉迟恭?还有老鼠嫁女、胖娃儿骑鲤鱼和灶门神?昨日下午,在四川博物院布展的年画专题展,把人们带回到了旧时的温暖时光……
司百年“门神”
眼睛依旧雪亮
昨日下午,成都晚报记者提前进入正在布展的四川博物院一楼临时展厅,该展览将于今日上午正式开幕。在展厅四壁上,171件用传统画框装裱的年画,像一页页泛黄的史书册页,安静地散发着岁月的光芒和永久不变的节日欢欣。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年画共计132(套)171件,包括绵竹年画83件,苏州年画88件,其中清代年画32件。展品中包括著名的“三猴烫猪”、“薛丁山征西”等。记者发现,那些清代作品如天官门神、武士门神、福禄寿喜门神等,虽然宣纸已经泛黄,但画面依旧鲜艳明亮,尤其是武士门神两只铜铃般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
从绵竹收集的画作
雪藏恒温室六十年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魏雪峰称,博物院从上世纪50年代就派专人去绵竹,收集整理南北两派的绵竹年画。而六十年来,这些画作都存放于恒温室,所以才能使其颜色依旧鲜艳明亮。
“年画的传承系统是非常精细的,对其年代的判断,要从风格、印版等多个方面来认定。”魏学峰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题材的年画还是占了主要部分,但近现代也出现了很多体现时代特色的作品。记者看到一张现代绵竹年画上,竟然出现了仕女骑自行车的内容,苏州一木刻年画还有“劳动模范”的内容。
年画越来越精致
价格也越来越贵
魏雪峰告诉记者,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门独立的画种,是反映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一面镜子。中国年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形成于宋代,至清代不断发展。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为: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和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逐渐失去了避邪镇恶的作用,更多地成为艺术品和装饰品。在绵竹年画村,年画被精美装裱后,制作成瓷盘摆件、刺绣等。而一幅纯手工绘制的小幅绵竹年画,价格多在10-30元之间,经过装裱的可达两三百元一幅。
友情提醒
初二到初六,去试试现场制年画
四川博物院特别邀请了绵竹年画和夹江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于2月4日至8日期间(正月初一~初六),在现场表演制作年画,并向观众出售,每幅价格在15元到50元之间。
现场还备有一些年画的模版,让观众参与拓印年画,将亲手制作的作品带回家。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13日,全程免费向市民开放。参观者还有机会参与抽奖和猜灯谜,赢取年画奖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