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礼品册卖的是什么?
一套售价千元的邮票收藏礼品册,如果自己单配,也许只要花费几百元;号称“史上收录最全”的钱币珍藏册,也许不到一小时就可以以“散装”的形式配齐……春节将至,市场上各类收藏类礼品册越来越多,那么,收藏礼品册里收录的藏品和“散装”藏品有区别吗?它们到底有多大的收藏价值?又是谁在追捧它们?
入册即涨价?
“玉兔送吉”邮票礼品册、第五套人民币豪华礼品册、“环球珍币”珍藏册、“火红的日子”粮票珍藏册……日前,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一些收藏品市场中看到,很多摊位已经成为了收藏类礼品册的海洋。“这么多种类,我都不知道买哪个了。”一位顾客看着各种印着“收藏极品”、“升值空间难以估量”等标语的精美包装嘟囔着。
与之前发行的奥运、世博收藏册不同,现在市场中的很多收藏礼品册,即使拥有收藏证书,其收录的也不是限量版藏品,只是将成系列的普通藏品配好套而已。“一样的藏品,穿不穿‘衣服’价格能差出去好几倍。这些礼品册、珍藏册简直就是‘镀金’用的”。一年前才开始收藏钱币的赵鑫最近在京城的一家收藏品市场上看到了一套第三版人民币珍藏册,里面装有每种面值的第三版人民币各一张,品相一般,卖家报价6万元,不讲价。后来,赵鑫跑了几个摊位,不到一小时就自己拼了一套第三版人民币,“品相比珍藏册里的还要好,加上单买的空白精装册,一共只花了不到2.9万元。”
不过赵鑫认为,珍藏册只比单配贵了一倍,这是“小意思”。他去年花2010元在网上买了一套“新中国成立60周年邮品钱币珍藏册”,其中收录了面额为50元的新中国成立纪念钞两张,第四版人民币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两张,面值1元、50分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各两张。后来他发现,如果单配这样一套藏品,当时只需要不到500元。
身价增幅最夸张的要数宋代钱币礼品册。赵鑫曾看到一套北宋钱币珍藏礼品册,内含从宋元通宝、宣和通宝、太平通宝等50枚常见宋币,售价为2300元。实际上,宋元通宝普品零售价2元便可拿下,其他钱币通常10余元也可以买到。这样算下来,每枚币身价涨了数倍到数十倍不等。
与“珍藏册”相比,“礼品册”的价格相对亲民,通常不会超过1000元,但是其中的藏品价值却依然与价格有些不符。在京城一家邮币卡市场中,一位摊主热情地向本报记者推销一套没有印制发行单位的兔年主题礼品册,打开精美的包装,可以看到一整版2011年“兔票”、两枚面值2元的兔年小型张、两枚没有面值的兔年纪念章,外加两张兔年主题纪念卡,全套售价300元。而实际上,目前一整版兔票的市价在75元左右,小型张可以按面值买到,没有印明发行单位的兔年纪念章一般每枚只要一两元钱,也就是说,这套礼品册的实价只有90元左右。
此外,记者在市场中看到,除了邮票、钱币、粮票等收藏礼品册,就连不同年份的贵重银币、金币等,也被集结成了“珍藏册”。它们的价格无一例外都是“散装藏品”的数倍。
与收藏无关?
尽管藏品被收录成册后身价倍增,但是收藏礼品册的销售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据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中的几位摊主介绍,他们每天都能卖出十套左右珍藏册,在春节前,他们很有把握销量还会上升。究竟是什么购藏群体这么买收藏礼品册的账呢?
经营邮票、钱币已有9年的马云佳本身也是一位资深收藏者,他认为,最认可收藏礼品册的就是有“送礼”需求的人,因为收藏礼品册“好看、主题吉祥,通常包含的藏品还有面值,懂不懂行的人收到了都会喜欢”。本报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收藏礼品册”,果然经营店铺大多数都将其归入“商务礼品”类。
张新磊就是对收藏礼品册有“刚性需求”的人之一。2010年末,在北京自己开公司的张新磊一口气买了100套第四版人民币礼品册与50套2010年中国邮票珍藏册,他说,这是奖励优秀员工和送给生意伙伴的礼物。在张新磊看来,一本收藏礼品册几百元的价格并不贵,其精美的包装又让送礼人面子十足,而且他的很多生意伙伴都非常愿意收到有价证券当作礼物。“有的人拿到礼物直接扔掉包装,把钱塞进了钱包。”张新磊表示,逢年过节送收藏礼品册,几乎已经成了他交际圈中约定俗成的“规矩”,“春节眼看就到了,我又得去买一批礼品册准备送人了”。
´,´
除了老板们,新入手的藏家也比较容易被珍藏册所吸引。赵鑫认为,收藏礼品册非常适合“懒人”,他刚刚开始收藏钱币时,以为珍藏册里的藏品很难集齐,所以“怕麻烦”的他花了不少冤枉钱在礼品收藏册上。后来,他发现其实很多收藏礼品册中收录的都是常见普品,如果自己单配,很容易就可以配到更好的藏品,而花费也只是购买收藏礼品册的几分之一,“现在入门了,就不会买珍藏册了,那不是真正的藏品”。
在一家出版社任职的孙小姐还处于对收藏礼品册的“迷信期”。孙小姐最近对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的她,并没有太多时间去了解邮票知识,因此就将目光投向了各种邮票珍藏册。孙小姐在两个月里已经买了7种不同的集邮珍藏册,花费超过2万元。在问她为何不自己进行配套收藏时,她表示,“我自己去挑,一是没时间,二是怕挑错,第三还怕买到假货。如果是珍藏册,说明里面的东西一定不差。”
业内人士对收藏礼品册有何评价呢?在马云佳眼里,收藏礼品册是给外行人准备的,“真正的收藏家根本不会关注收藏礼品册的”。马云佳表示,一些收藏礼品册内含的东西十分普通,其收藏价值与升值空间都不大,这样的藏品就算收藏了一整套也没有意义。“就好像宋代钱币,不懂行的人一听说是1000多年前的钱,马上想当然地认为它很值钱。其实多和圈里人交流交流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马云佳对孙小姐这样的新藏家十分无奈,“要是真想好好搞收藏,把去买收藏礼品册的时间省下来,踏实研究一下藏品的真正价值,比什么都强。”马云佳说道。
同样有风险?
购买收藏礼品册还有风险吗?答案是肯定的。据知情人士透露,市面上的收藏礼品册良莠不齐,造假现象屡见不鲜。比如一些外国邮票珍藏册,因为外国珍邮多为胶印,因此盗印十分容易;一些古钱币珍藏册中收容的,是不法商贩用废铜仿制而成的“珍贵品种”;至于金质纪念品、金箔制品极有可能令人信以为真……甚至一些收藏礼品册附带的收藏证书,也是伪造,或者用其他不正规手段弄来的,比如“支付给某些专家‘劳务费’,他便会挂名为该收藏礼品册出具证明”。
此外,还有一类收藏礼品册,它们售价高昂,看起来似乎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都很大,但实际上禁不住藏家推敲。比如一套清朝邮票珍藏册,其中收录了清代大龙邮票、小龙邮票、红印花邮票等数十枚“珍邮”,标价高达9万元。但实际上,有专家认为该珍藏册打了“擦边球”: 尽管这本册子里的清代邮票都是真品,但所有藏品价值不超过2万元。“大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有很多种类和版别,其中固然有身价上百万元的珍品,但该册收录的邮票都属于普品。”
“收藏礼品册的出现,说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经济学者梁欣介绍说。在讲究“礼尚往来”的中国,人们对礼品需求非常大,尤其是逢年过节之时,互赠礼物成了交流感情的捷径,而且看上去越豪华的礼物,越容易受到认可,最典型的就是月饼,卖的就是时效性与包装。“这样就催生了‘礼品经济’与‘包装经济’。人们花大价钱购买礼物,其实并不是为了物品本身,而是在花钱买面子。”梁欣认为,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收藏礼品册的礼品属性远远大于收藏属性。而购买者对礼品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符的 “不在乎”,与中国中高端礼品市场中种类的缺乏,使得一些原本价值并不高的收藏礼品册成为了“香饽饽”,也让一些销售者趁机获取暴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收藏者则认为,收藏礼品册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粗制滥造就让人没法忍了”。在这位收藏者看来,收藏本应该是一种挖掘文化深度的行为,如果收藏礼品册可以配上详细的藏品故事说明,再设计得雅致一些,那么即使卖得贵,也还是值得人们为其买单的。“能让人学到东西,又能得到美的享受,这样的礼品册还能有点收藏价值”。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一定要购藏收藏礼品册,还是应该坚持几个原则。第一要看发行单位是否权威,尤其像金银币等贵重金属藏品,只有权威的发行者才能保证其质量,发行者的身份也可以使藏品拥有双重升值空间;其次要看发行量,比如上海世博会题材的邮票,发行量很大,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短期内显示不出来,购买收藏册的意义便不大;此外还要看礼品收藏册里收录的藏品是否真的市场少见,如果随便就能自己配成一套,就没必要花冤枉钱买现成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