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广东画坛名手共作两幅20.11米巨作
本专题采写 记者卜松竹
摄影 王维宣
岭南画派诞生以来最盛大的一次集体挥毫!21日上午,“岭南百家迎春笔会”在人民北路广东文联艺术馆正式拉开序幕。广东最具影响力的100多位名家济济一堂,大笔挥洒,创作巨幅画作迎新春。活动总策划人、文联艺术馆馆长莫各伯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人数如此之多,水平如此之高,覆盖面如此之广的合作,在岭南画派百余年的历史记载中,还未曾有过,足可在广东美术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缺席名家表示一定要“补笔”
雅集笔会是岭南画坛好传统
这次盛会是“广东艺术品迎春博览会”最令人瞩目的重头戏,将从21日起至25日止。活动由两件各长达20.11米的巨幅作品,和多件六尺、八尺等规格不等的作品组成。两件巨作分别是山水长卷和花鸟长卷,其余作品则涵盖山水、花鸟、人物。老一辈岭南名家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刘济荣、陈章绩等参加剪裁之后即席挥毫,王玉珏、陈永锵、李劲堃、汤集祥、王永、肖映川、莫各伯等美协名家陆续登场,广州美术学院的陈新华、陈振国、方楚雄、梁如洁等多位资深教授的亮相令人瞩目。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因当天出席广东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未能出席开幕式,但两位广东画坛的领军人物不约而同表示,改天一定前来“补笔”。此外,文联艺术馆艺术总监、收藏家会所所长方立透露,有几位年事已高、已经几乎不公开露面的岭南老一代大师,如89岁高龄的叶绿野等,也表示一定要在20.11米的主作上写下几笔。
莫各伯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活动虽以“岭南画派诞生以来”为时间界限,但其实参与的画家并非都是岭南画派出身,其中不乏出自北方,现在在广东工作生活的名家。因此这是一次各种流派、各种画法、各种风格的交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说,集体挥毫可能并非国画创作的最好方法——通常大家还是认为最佳的作品出自画家各自的画室——但这样的笔会,却能为每位艺术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借鉴的机会,也能给艺术爱好者以近距离观摩名家创作的机会”。
莫各伯表示,雅集笔会本是文人雅士交流艺术、沟通思想的一种传统形式,对推动艺术发展有独特价值,如当年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梅社”中,清代名画家苏六朋,岭南画派开山鼻祖居巢、居廉及近代岭南派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南社著名诗人潘飞声等时常雅集,传为岭南画坛佳话。此次笔会一方面有向传统致意,展现岭南画坛新面貌、新力量、新现象之意,另一方面也意图创下一个“之最”,再为艺坛添一佳话。
百家题名板成
岭南艺坛珍贵文本
广州美协名誉主席卢延光早在两天前,就第一个赶到艺术馆,绘下了几片起伏变化、层次分明的山石。方立告诉记者,未来几天中,每天都会有名家出场,在免费开放的展厅中挥毫泼墨。至于画作的主题,两件20.11米长的主作都将由数个段落组成,艺术家可数人合作一段,也可独自布局其中某个小段落,但百余位艺术家每位都会在画作上留笔。
另一方面,馆中还将铺开多张或六尺、或八尺的宣纸,画家们可随意结组,合作完成其中的某些作品。方立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盛会的影响,推动真正的高雅艺术的繁荣。今后艺术馆计划让岭南百家的作品长期展览,并搭建艺术家与收藏界,与广大市民的互动,让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得到更多人的认识。
昨天,以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首,参加活动的艺术家们各自在迎门的题名板上签名,以作这一具有历史意义事件的见证。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亲自为题名板题写了“岭南百家”四字。这件题名板也因之成为岭南美术史上一件重要的艺术文本。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创作的作品,还计划在今年夏天举行的岭南百家艺术展上展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