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报惊呼:中国新贵一掷千金 要买下整个不列颠
与伦敦的任何一位高档酒商人聊天,他都会告诉你关于中国顾客的两件事。首先,钱不是问题。苏富比拍卖行不久前宣布,一瓶1869年的“拉菲”以超过13万英镑(1英镑约合10.46元人民币——本网注)的价格被—位中国买家买走。
顺便说一句,买那瓶酒是为了喝,而不是藏在酒窖里。“近一年来我们发现,人们几乎肯出任何价钱买酒,”佳士得拍卖行的酒类拍品负责人戴维·埃尔斯伍德说,“这不是投资,而是无节制的消费。”
其次,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喝酒方式,而这种方式可能令传统的品酒行家感到反感。他们不会缓慢轻柔地抿上一小口,也不会在嘴里翻来覆去地品味。即便是6000英镑一瓶的1982年法国顶级红葡萄酒“武当王”,中国人也会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们会干掉一整杯,甚至加入可口可乐,让酒喝起来更甜。
这种行为似乎和中国人突然闯入伦敦的过程如出一辙。一度繁荣兴旺的中国金融业如今显露出减速迹象,通胀达到令人不安的高点,中国金融精英(中国大陆和香港现在有89位资产超十亿美元的富豪,仅次于美国)开始把钱投向更加安全的地方——其中很多人似乎看中了我们的首都。
圣诞节前,57岁的香港房地产大亨刘銮雄(身家25亿英镑)花3300万英镑买下了伦敦高档住宅区贝尔格拉维亚的一幢6层豪宅。刘銮雄在2007 年花2500万英镑买的保罗-高更的油画、800万英镑的毕加索作品和1100万英镑的安迪·沃霍尔的毛主席肖像都将“入住”这幢豪宅。同时搬进去的还有刘銮雄收藏的1万瓶红酒和去年花580万英镑买下的一颗完美无瑕的蓝钻。如果刘銮雄着急离开英国,他可以乘坐他那架耗资9900万英镑、拥有超大座舱的波音私人飞机。
英国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不久前发布的伦敦房地产报告显示,中国买家是目前伦敦最活跃的海外投资者。
事实上,所谓“北京镑”(英国媒体根据“英镑”创造的名词,指中国人在英国花的钱——本网注)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进入伦敦了。2009年,中国游客的开销比前一年增长了3到4倍。据零售行业分析师估计,中国人为英国高端商品市场作出了30%的贡献。
中国人在英国购买路易威登、劳力士、巴宝莉等高端名牌商品,一部分原因是在中国购买这些奢侈品要多交20%的税。
在上海、北京和香港设有办事处的高端服务公司国际精英会的创始人阿伦·辛普森说: “涌入欧洲的中国财富主要集中在伦敦市场。”
国际精英会房地产部门的客户名单上有很多在伦敦物色房子的中国大陆人,购房预算在800万至 1700万英镑之间。
如果这些中国人不买房,就会买公司——买很多公司。1991年,中国企业家曹其峰收购了伦敦 Pepe Jeans集团。2000年,香港纺织业大亨方铿买下了老牌针织服装公司普林格。
落户伦敦的中国富豪与阿拉伯和俄罗斯富豪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中国的超级富豪不爱炫富。他们不会像卡塔尔和沙特游客那样开着玛莎拉蒂跑车到处转,也不会像年轻的莫斯科富豪在夜店挥金如±。
出生在香港的伦敦理财师安迪·王说: “腐朽的西方生活方式对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吸引力。” 他说: “有钱就乱花是令人反感的。他们绝不认为乘坐豪华游艇遨游法国圣特罗佩湾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之处。”
那他们做些什么?“哦,你知道,他们喜欢养鸟,” 安迪说,“还有书法、绘画之类的事情。”(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文章作者西蒙·米尔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