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论中国绘画的正和奇

  文/陈传席

  欧洲人说,中国的《老子》、《庄子》、《坛经》等都是最好的绘画理论。余曰此见道之语也。

  《老子》五十七章有云: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余曰,凡作画,气韵必正,用笔必奇,画成必平淡天真而不做作。治国不以正,不仅天下必乱,国将不国,且国运不能长久。正者,大官正、小官正、军正、民也正;法正、律正、理正、事正,则国泰民安,故治国必以正。若大官不正,上行下效,小官亦不能正,民欲正而无可正也。法不正,律不正,则民乱矣,国乱矣。

  用兵不奇则不能制胜,古今用兵者,皆以出奇兵而制胜也。若循规蹈矩,必败也。若“声东而击西”,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皆出奇而制胜也。

  艺术创作亦如此,作画尤如之。

  凡画,气韵正,用笔奇,方可称佳作。

  若气韵不正,皆歪门邪道,软甜俗赖之流也。或可鼓噪一时,终不能长久。且气韵正,格调方能高,凡称艺术品者,格调高乃第一要义,亦为最高之标准,故气韵不能不正。

  然用笔不能不奇,若徐天池、八大山人、担当,乃至赵之谦、吴昌硕、虚谷、潘天寿、傅抱石等,皆以用笔奇而称道于画坛。若“四王”者流,其画气韵正,用笔亦正,正而不奇,故论者多微词也。凡用笔不奇者,其画必落俗套,“四王”画尚有气韵正在之,故不可弃。其余清代平庸之作,今之垃圾之画,滔滔天下,触目可见,皆用笔不奇也,或拾“四王”残羹,或袭“四僧”旧貌,或仿八怪之流弊,千画一面,千篇一律,平庸者无奇也。唐张彦远曰:“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历代名画记》卷一)。用笔乃至为关键也。

  取者,治也,以无事治天下。画者,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用笔以奇,但不可做作,不可胡涂乱抹,奇而正,不出法度,此“以无事取天下”也。画者虽奇不可歹怪无理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