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举办韩国影像艺术家白南准回顾展
既是影像艺术家和行为艺术大师,又是作曲家和艺术先行者的白南准(Nam June Paik, 1932-2006)是二十世纪最具创意的艺术家之一。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与艺术与创新科技基金会(FACT:Foundation for Art and Creative Technology)合作共同推出名为“白南准”的艺术家逝世后首次主要艺术回顾展,这也是自1988年之后在英国首次进行的白南准个展。本展由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和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孔斯特•帕拉斯特博物馆(Museum Kunst Palast, Dusseldorf)发起,由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展览部负责人Sook-Kyung Lee和苏珊娜•雷纳特共同策展,将持续到2011年3月11日结束。
该展呈现了白南准作为媒体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并凸显了他在实验、音乐、哲学、精神、政治和技术方面不同的才能。展品包括他在艺术创作的不同阶段共约九十件作品,其中很多是首次在英国展出,同时也展有白南准早期展览丰富的文献资料。白南准的作品从激浪派音乐和表演发展到媒体艺术,并以操控电视图像来做为他视觉艺术的基础,这也成为他的个人标志之一。本展涵盖了他很多标志性的作品包括:七件电视佛、四件机器人雕塑和两件电视大提琴等等。通过文档资料、照片以及珍贵的画面呈现生动地再现了白南准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和合作。在纽约先锋艺术背景之下,他与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友谊以及与大提琴夏洛特•穆尔曼的合作尤为意义深远,这些都在展览中得以进一步探讨。
电视的发明起源于1925 年 10 月 2 日清晨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成功地将比尔(一个表演用玩偶的脸)的影像成功地传送到隔壁房间的映射接收机(Cathode ray tube)。七年后的韩国诞生了一位日后将电视机带入艺术殿堂的艺术家—白南准。或许如没有朝鲜战争的爆发就没有后来的白南准。正因为出生在动荡不安同时科技又不断进步的时代,以及后来不得不去适应的环境,造就了白南准日后大胆的创作想象力。1950 年韩朝战争爆发后,刚刚结束高中生活的白南准随家人离开韩国,先在日本东京大学完成音乐、艺术史和哲学的学位,之后在德国研修西方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最后又以美国为其主要的创作舞台与定居地。既接受了战后文化重建的日本艺术启蒙,又到德国接受另一番文化重生的洗礼,最后在新生艺术迸发的纽约接受世界性的文化潮流。多样的异域文化洗礼,也成就了白南准国际性的艺术观。
1963 年白南准在德国伍珀塔尔(Wuppertal)帕纳索(Parnass)画廊首次展出《音乐展览会——电子电视》(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elevision),这是电视屏幕第一次被引入当代艺术展览,也标志着影像装置艺术的诞生。之后,白南准与日本籍工程师 SHUYA ABE 合作开发利用电台频道控制的录像合成器,成功的将影像透过电子方式加以重组、处理,并结合及时电视讯号来进行创作而创造出一系列例如《电视大提琴》(TV Cello, 1971)、《电视佛陀》(TV Buddha, 1974)、《电视罗丹》(TV Rodin, 1978)等等。其中以电视佛陀最具代表性,一个佛陀的佛像摆放在极具现代风格的电视前并结合及时的录影影像,相互冲突对视但又透露出禅意的作品,启迪观众去思考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真实与再现等等主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