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2010年旅游大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武广高铁影响了三省旅游。黄集昊 摄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2010年的旅游业界,“红色”氛围浓郁,热门事件不断,对旅游带来极大推动力。从交通的畅顺,如武广高铁开通,到景区的升级,如丹霞地貌申遗成功,都让旅游业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

武广高铁

三省旅游如同串门

回放

20多城纳入3小时经济圈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开通后,整个2010年,武广高铁对旅游的促进显而易见,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圈连成一片,20多个城市整体纳入“3小时经济圈”。

报道回顾:详见7月22日武广铁路旅游专题“以飞行速度慢游”。

影响

湖广三省游客往来更密切

武广高铁开通,带动了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两湖”的旅游资源随着武广高铁逐渐为广州人而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旅行社线路的设置,全新的组合线路纷纷出台。由于时间上的节省,游客可用同样天数游览更多地方和景点,来一次“城际旅游大串烧”。自由行的游客数量也随高铁开通而上升。

此外,两湖的居民亦乐于乘坐高铁到广东做客。同时,韶关、中山、从化、清远等邻近珠三角城市的旅游景点(景区)外省游客接待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进而大幅促进了广东过夜游人数的增长。据统计,自去年12月底武广高铁开通以来,一年内,有旅行社表示,接待两湖游客的人数比往年翻了四倍多。

点评

“地上飞机”让旅游飞起来了,让广东游客与湖南、湖北的同胞们像串门走亲戚般地走动起来、活络起来。“武广高铁”开通整一年,在三省之间,带来客源互换与资源的重新发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东丹霞山。资料图片

中国丹霞

申遗带动旅游翻倍

回放

六地联手申遗成功

8月2日,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六地“丹霞地貌”联手申请,“中国丹霞”成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报道回顾:本报8月9日广州《旅游时代》,对“中国丹霞”以后何去何从展开讨论。

影响

申遗成功收入翻倍增长

广东丹霞山申遗成功后的4个月内共接待旅客14 .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7亿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0%和116%。8月2日。在申遗成功消息发布后的第一时间内,龙虎山景区率先对外宣布:“景区门票3年不涨价”。

与此同时,也引发关于“申遗”将给景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讨论。

点评

“世界自然遗产”的项目被称为“地球的名片”,今年抱团的6家景区也成为“地球名片”,这张地球名片带动“世遗旅游热”;更带动了国人对喀斯特地形、地质的认识与保护意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驾车出游进一步走热。黄皓 摄

自驾车游

成为出行重要方式

回放

自驾车游粉丝众多

2010年,广东自驾车游迈入了成熟发展阶段;自驾游越来越受到欢迎,从省内短途自驾,到长途跨国自驾都有不少粉丝。

报道回顾:详见本报4月22日“驾游南粤,一路寻味”,12月23日“驱车寻觅,文化传承”。

影响

自驾服务越来越多样

自驾游受追捧,省内及周边地区景区纷纷加大力度吸引自驾游客,除了广东省内地区之外,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也成为自驾车主的目的地。此外,旅行社也推出更多个性化“自驾游”服务。

点评

自驾游是现代人更为自由的、结伴出游的新方式,由于是自驾出发,跟随风景而行,基本上可以做到率性而为,深度而游,现已成为家庭、亲子融入自然或融入集体的一种旅游方式,甚至上升为一种健康的、休闲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