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轩香港画廊总监:进军香港并非仅以中国为目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古轩香港画廊总监 尼克•西门诺维克


  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香港画廊的掌门人选将迎来他3年“基层”工作的高潮。2007年,作为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机构发展总监的尼克·西门诺维克(Nick Simunovic)开始确信自己“亲历了艺术收藏在中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之选的过程”。他决定另觅高枝,这位36岁的加拿大人被高古轩任命,执掌其旗下首个亚洲分支画廊。一家代理西方顶级当代艺术家和财富的全球超级画廊登陆香港,无疑会加强香港作为亚洲的艺术购买中心的地位。


  欧美琳:在世界的这片区域,尤其是中国大陆,是否真的存在西方艺术(现代或当代)的市场?


  尼克·西门诺维克:进军香港的计划并非仅以中国为目标。香港被视为整个亚洲的一个平台。在韩国、台湾和日本已有惊人的藏家基础,近期这些地方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的需求或许是最强的。当然我们在中国大陆也确实看到了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画廊是否曾考虑过在北京而不是香港建立分支?


  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地方,其文化生产的水平和深度都是惊人的。香港则有些矛盾:市场在这里,艺术家们却在别处。北京具有有机的系统,批评家、出版、博物馆、美术学院和工作室都在那里。然而同时在中国大陆做生意有严重的运作问题。税务问题是出了名的。外资画廊在那里很难经营。


  高古轩进军亚洲是为那些尚未习惯接触西方顶级艺术家的一级市场的藏家们服务。为此我们需要开在一个中心枢纽地区,而香港在这方面比北京更能胜任,是人们买卖艺术品的地方。


  在韩国和台湾确实有一些非常成熟的藏家。而从中国最近的经验来看,这方面的兴趣还不是太深,还停留在一种炫示的层面。


  我感觉对很多人而言这只是漫漫旅途的开始。藏家们如此迅速地赶了上来,这令我印象深刻。在巴塞尔艺博会可以看到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人们。对于画廊有责任教育藏家一事,有很多可以探讨之处,而藏家们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游历、看展览和参观双年展。我认为在画廊与拍卖行为提高此地展览质量作出的努力之间,藏家们也都准备好自己来做许多“重活儿”,你会发现东西方藏家之间的差距将开始迅速缩小。


  你对亚洲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前景怎么看?


  西方很多画廊都喜欢将亚洲视作能解决任何在其自身国家遇到的难题的万灵丹,但并非如此。认为所有的中国藏家最终都会收藏西方艺术品实属谣传。很小一部分人最终会这样做,但我估计大得多的比例将坚持他们最喜爱、最了解的:中国古玩和中国书画。


  尽管只有一小部分藏家投身西方现当代艺术收藏,我们显然非常高兴与他们打交道,但我们并不单指望中国使我们进军亚洲的计划取得好的结果。我们想与中国藏家打交道,正如我们想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的藏家打交道。以取得大范围内的成果。


  此文原刊于《艺术+拍卖(Art+Auction)》2010年12月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