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锅的东西原是珍宝
垫锅的东西原是珍宝
1992年春夏之交,裴建华和几位书画家朋友相约,去皖南采风,在绩溪的一座老宅里,他们在看堂上的几幅画,他上前去取其中一幅,一下子提到了案下的东西,掏出一看,是一方有四个足的砚台。当时他是觉得这个砚台很特别,于是花了20元买下了。放在家里,后来被家属当个底座用来垫锅,一垫就是8年。
2000年,他无意中看了穆孝天、李明回合著的《中国安徽文房四宝》,在这本书里,他第一次知道了“隋唐时期……有足砚十分流行”、“五代时期……无足的平台砚出现了”。难道这方砚还是五代以前的?他带着砚台找到了著名古砚收藏家季汉章先生,季先生看了十几分钟,告诉他,是古歙砚,唐朝以前的,可能更早,可以编入砚谱。
他带着砚台又求教了省博物馆石谷风先生以及社科院的多位专家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六朝四足辟雍歙砚。是歙砚在我国制砚史第一个高峰时期留下的仅存实物(目前尚未发现同期的端砚实物)。
小砚台浓缩大时代
“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包括历史、人文、文化等等。 ”裴建华说,一方砚台差不多也能浓缩一个大时代,仅仅以六朝四足辟雍歙砚来说,为何有足?汉代人席地而坐,在“几”上阅读、书写,砚足的作用是使砚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使用,三足可致稳定。
六朝时代的制砚工艺广泛吸取了铜器、石刻等营养,有了长足进步,砚的材质多样,造型规整,纹饰精美,古朴雄浑。瓷砚、辟雍砚相当成熟,砚足由汉时的三足增至四足,五足、六足,甚至更多。六朝期,佛教盛行,而裴建华收藏的六朝四足辟雍歙砚,圆形,砚堂居中,水池环周,外为砚边。像辟雍之形,故名辟雍砚。鸟形砚足,侧有连珠纹,有开光,处处有佛教的影子。
“好东西”的气息有引力
裴建华收藏的砚台有50余方,都是好东西,其中包括六朝四足辟雍歙砚等10余方更是珍品,如唐箕形端砚、宋鱼子纹抄手歙砚。这些东西有人向他买过,价格随他出,但是他没卖,他说这些东西是兴趣,不能用来投资或投机。这些藏品他也不是花高价买来的。
“好东西有自己的气息,能吸引你。”裴建华说,他的藏品都是自己凭专业与敏锐淘来的。 2006年,他出差时到当地的古玩城逛,在一家商铺玻璃外往里看,一堆石头中一块砚砖把他吸引住。他拿起砚砖一看,黑乎乎的,似是一方歙砚砖,砚面有研磨的痕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较高的价格买下了这方砚砖。回到旅社,轻轻涤去砚面上的墨垢,七颗银星熠熠生辉——这不是北斗七星吗?!
七星和北极星均是歙砚老坑石所特有的未氧化的黄铁矿,非常少见,且因为北斗星被称为“天罡”,具有重要意义,斗星砚为极品砚,裴建华在一堆乱石中发现的宋代北斗七星砚砖自是极品。
玩出心得著书立说
误打误撞开始了收藏,凭着兴趣收藏了10年,如今“玩”出了心得,裴建华以他专业的眼光与钻研精神,开始研究起了古砚,研究每一方砚台的历史与文化,并开始著书立说。
通过研究自己藏品六朝四足辟雍歙砚,他写了论文《歙砚鼻祖》发表在《中国收藏》刊物上,随后多次转载。通过对自己收藏的各个时代的砚台,他写了论文《古砚形制流变臆说》,发表在香港刊物《书铺》,《苦石楼读砚札记》被收入《盛世收藏经典——第二届中国收藏文化论坛论文集》。其个人辞条被收入1995年版《和县志》、《安徽历史文化名城》、《政协委员风采录·安徽卷》等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