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边红木市场横行 投资当心血本无归

“微凹黄檀和老挝红酸枝,看起来几乎一样,价格可差了一半。”红木家具动辄几十万,消费者花了多少冤枉钱在里面?昨天,家具协会首次在企业推行红木家具“透明价”。将红木原料价格、工费、场地人员工资等一一列出明细。

同名不同料价格差一半

“八宝顶箱柜一对,共用去1.6吨原料,价格175500元;用料成本80560元;木工3978元;雕刻26600元;刮磨2680元;毛利润21372元……”昨天,包括条案、字台、顶箱柜、圈椅等数十种家具的价格明细信息在宣明典居卖场墙上被一一列出,记者发现,每件家具的“透明价”包括原料、租金、人员工资和利润等几项。“这次‘透明价’首先在红酸枝类家具中试运行,如果得到消费者认可后会推广到其他材质类的家具中。”宣明典居总经理傅军民介绍,这样计算出来的红木家具售价误差仅在百元左右,消费者通过明细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的钱分别花在了哪些方面,并且判断自己是否上当受骗。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名称都叫酸枝,但市场红酸枝就有很多种,目前最贵的老挝红酸枝,原料在8万左右一吨,而市场上很多红木家具企业都以4万一吨的微凹黄檀代替。黄檀也是酸枝的一种,而材质细小的差别几乎看不出来。再如市场上印尼紫檀与科特迪瓦紫檀,价格相差20倍以上,存料稀少的前者却常常被后者冒充。

“白边”红木市场横行

“行内人看到红木家具材质、工艺等很好作出判断,但对消费者来说就显得神秘,目前市场价格都由商家自己定价,不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变成一个集体‘蒙’消费者的行业。”北京家具协会副秘书长于秀苏告诉记者,因为长期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红木家具价格透明度低。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好的红木家具只能“打蜡”不能“上漆”,但很多所谓的红木原料由于在烘干过程中没有高水准的烘干设备,最后只能通过上漆来掩盖缺陷。目前的国标允许使用少量“白边”(木材的边材,不能永久保存且价格便宜),很多商家都在看不见的地方掺着“白边”。另外,传统红木家具结合基本是靠木结构关系,不靠钉子和胶,但现在一些红木家具结合却几乎都靠钉子,从外表看不出,但这种家具根本禁不住年头就会开裂。

投资红木不一定升值

今年以来,大量无处可去的热钱纷纷涌进了收藏市场,从囤料的到囤家具的都大有人在,红木家具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记者了解到,老挝红酸枝年初还在5万一吨,现在已经8万一吨。一些投资者今年也闻风盲目入市,但根本不知道市场水深水浅。

“红木家具可以收藏,但真的不适合用来投资。”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首先就是价格虚高,趸货商爆炒,导致原料价格与价值背离。其次,就算在这个行业滚打几十年的行家都难免看走眼,新入行的投资者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红木家具,一些没有良好工艺和造型的红木家具,不仅不会升值,有些甚至会变得一文不值。另外,如果不是“圈内人”,普通消费者家里的红木家具脱手缺乏一定渠道,变现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