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爱国主义可以休矣
12月19日,一则标题耸动的消息出现在网上:某拍卖行受托拍卖《浮生六记》中《中山记略》的“轶文初稿”“《海国记》”。拍卖举办方宣称此拍卖品系“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并扬言因该拍卖品“涉及中国主权”,故而“谢绝国外人士参拍”。
笔者幼年时曾随家师拜晤过“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听他亲口说过《浮生六记》中第五、第六记系伪作,且世界书局曾有人约他作伪,被拒。后来读到郑先生的《清娱漫笔》,谈到后两记系寒士黄楚香为“《浮生六记》足本”幕后推手、吴兴人王均卿以200大洋所雇,捉刀而成的赝品。后更有人发现,“《中山记略》”第二段89个字,其中58个字剽窃自嘉庆时清朝出使琉球中山国副使李鼎元的《使琉球记》前、杨芳灿所拟序文,而第三段至结束,则几乎全部抄袭、割裂、拼凑自《使琉球记》第三至六卷。
这本《使琉球记》1802年就已出版,1992年4月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琉关系史籍丛书》也收录出版,可谓证据确凿,而《浮生六记》只有前四篇真伪无争议,也是包括俞平伯等众多大家所公认的,所谓《浮生六记》第五记的“轶文初稿”即使不能就此论定为赝品,至少也是一件真伪存疑的藏品,置明显的破绽和学界公认的争议于不顾,在拍卖前大肆热炒,显然是不妥当的。
比热炒本身更不妥当的,是热炒的方式、口径。
据称,拍卖举办方将这件拍卖品称为“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如果说,李鼎元的《使琉球记》作为官方使者的亲历,有较多佐证价值的话,《浮生六记》本身属于私人文学小品,即使《中山记略》或《海国记》为真品,也只能说,这是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一条线索,一个记载,一种旁证,能否算作证据,尚不好说,说成“铁证”则很不严谨。主权问题是严肃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浪漫和戏说的事,一纸真伪尚难定夺的私人文学小品,在拍卖前由拍卖方单方面宣布为主权归属的铁证,这样轻率、不负责任的做法,非但无助于捍卫国家主权,反倒可能授人以柄,被他人寻到攻讦的破绽。
其实,从“谢绝国外人士参拍”之类噱头不难看出,拍卖方所喊出的“主权”、“铁证”,说到底是生意经,将拍品跟社会关注的热点——钓鱼岛主权挂钩,一则可以转移公众视线,避免哪怕搜一下“百度百科”都能轻易发现的“《中山记略》”真伪之辨,二则可以借“爱国主义”这个大题目哄抬拍卖价格,所谓“谢绝国外人士参拍”,言下之意,不过让“非国外人士”赶紧带着真金白银高价抢购,如此而已。
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是中国官方的正式立场,也是中国民众的共识,什么是“铁证”,自应由官方、外交人士和史学家去论断,去研究,而不能由谋财取利的商人妄加断定。爱国主义是崇高的情感,同样不应被五花八门的商业行为所借用,“拍卖爱国主义”可以休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