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0: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渐成体系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这是“文化产业政策”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件中。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渐成体系,促进了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政策发布

2010年1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目标,明确强调新闻出版改制、走出去和数字出版将成为2010年重要任务。

数字展示

1:1.46

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412种,比去年同期增长22%,达成引进协议967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46,实现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重大突破。

亮点解读

柳斌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体制改革激发了新闻出版产业的内在活力,重点领域改革效果显著,很多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出版市场整体繁荣,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真改革带来了真发展、真变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政策发布

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中国电影产业2010年发展重点:大力繁荣创作生产、积极培育新型企业、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其中尤其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加强数字影院和电影院线建设。

数字展示

100亿元

根据预计,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已成定局,同比增幅超过60%。而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对2011-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认为未来5年内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亮点解读

朱虹(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的非常时期,《指导意见》的出台,必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电影事业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政策发布

2010年4月8日,央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银行业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同时,鼓励保险机构可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提高保险在文化产业中的覆盖面和渗透度,有效分散文化产业的项目运作风险。

数字展示

600亿元

2010年10月28日,在第四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上,农行北京分行将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农行北京分行将加入支持北京文创产业发展行列,每年提供200亿元信用支持额度。届时,北京市各商业银行对文创产业累计授信规模将接近600亿元。

亮点解读

李小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

金融支持文化需要通过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共同努力,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开发适用于文化产业投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完善文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要为文化产业和金融业提供交流信息、沟通业务、开展合作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政策发布

2010年9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将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在全国形成8-10家各具特色、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形成20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传统出版单位到2020年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

数字展示

9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有包括中国出版集团、读者集团、上海新世纪出版集团在内的20多家出版机构或IT厂商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电子书阅读器。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子书阅读器共计销售近30万台,整个产业预估的产值为15亿元。而据CMIC分析师预计,今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将超900亿元。

亮点解读

范卫平(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会有更多像汉王一样的企业准备上市。同时,由于数字出版发展潜力巨大,总署正在制定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中,数字出版将会是重点发展。

《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

政策发布

中国拍卖行业恢复20年来的第一个行业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于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此项标准内容涵盖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从拍品鉴定到展示、拍卖的全过程,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中国拍卖行业自律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同时也为保证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亟须繁荣奠定了监管的基础。

数字展示

961918.6万元

2010年春拍,全国八大拍卖公司一共成交961918.6万元。其中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成交331348.2万元,中国嘉德公司成交 212781.1万元,北京翰海公司成交131618万元,北京匡时公司成交108131.2万元,中贸圣佳公司成交68653.6万元,杭州西泠公司成交65263.6万元,北京华辰公司成交23027.1万元,北京荣宝公司成交21095.8万元。

亮点解读

王凤海(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虽然标准本身并不是法律,但作为一种引导行业规范的文件,也将对拍卖行业一些程序上的规范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完整地涵盖了整个拍卖过程,这将对规范行业技术操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