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场上八不信: 不信无才无德的专家

拍场如战场,秋拍即将结束之际,有人总结拍卖场上八不信:第一,不信无才无德的专家。第二,不信跳行隔门的画家。第三,不信见钱眼开的家属。第四,不信欺师背祖的徒弟。第五,不信乱编出处。第六,不信单一出版。第七,不信老旧装裱。第八,不信精美的镜框。

拍场如战场,烟雾弥漫,地雷遍布,随处陷阱,就为捞钱。本人自1992年参加北京第一场拍卖会后,至今奋战千场过手数千件。过五关斩六将多矣,走麦城丢盔卸甲也不少。至今明白两条真理:其一是“人造的东西人还可以再造”;其二是“赝品昨天有,今天有,明天更多,永远有”。

 

拍卖场上拼搏近20年,经历无数,有喜有悲有教训。最近总结了“拍卖场上八不信”,与藏友共同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劝勉大家少走麦城多斩将!

 

第一,不信无才无德的专家。专家各有领域,领域内你是专家,领域外你是“砖”家!收藏圈里大家都知道,无才专家如耿某,胡批乱砍,笑话百出;无德专家如S某,给钱就说好,真画提了跋都没人敢要。其中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什么都会看的专家,就是什么都不懂的专家!

 

第二,不信跳行隔门的画家。画家因为地域、门派、师承的关系,对书画鉴定有很多固有的偏见。对他们的意见要分析区别来看。当然,很多画家又是某些方面的鉴定家,如徐邦达,谢稚柳,启功等,但各有所长,你要让徐邦达看齐白石就难为他老人家了。

 

第三,不信见钱眼开的家属。有些家属为了蝇头小利,盲目鉴定,认贼作“父”,认贼作“夫”,轮为不良商人的托!合影照片更要注意哈,现代手段很厉害。还有,一边算着八卦一边搞鉴定的那位,就更好笑了。

 

第四,不信欺师背祖的徒弟。徒弟仿师傅自然最像,徒弟看师傅自然最准。可其心不正,语自不可信。

 

第五,不信乱编出处。故事讲的好,全为骗钞票!

 

第六,不信单一出版。有的就给你印一本哈!

 

第七,不信老旧装裱。小心《开棺换尸》哈!

 

第八,不信精美的镜框。小心是印刷品哈!要用手摸一摸,照一照!

 

有一条最重要,本不想说,怕惹太多人不高兴。友人提示《三大纪律》最重要,就是注意:“不要向卖瓜的人问瓜甜瓜苦”。哈哈,常理也!

 

上有天下有地,中间还得靠自己,弘一法师说得最好,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做好学问,拍卖场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颜媛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