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宣汉现奇怪天书 专家称是古碑拓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让人难识的天书


  专家称为禹王碑拓片,碑文共77字,被称“蝌蚪文”


  这些字,你能认识吗?


  近日,达州宣汉柏树镇龙昌社区一居民家发现一本非常奇怪的书,除了书的前几页有个别字体能认之外,其余数十个字均无法考证。当地的文物专家看后表示,此书应属于消失的禹王碑拓片。


  “天书”无人识


  据“天书”的主人王体文介绍,此书是他家祖辈传下来的。


  “天书”为传统的线装本,封面印有布料一样的网状花纹,整个书本长约40-50厘米,宽约30厘米左右,共20页,一共70多个字,每个字高35厘米。


  书分两部分,前部分是隶书体文字,部分字体可识。后部分的字很奇怪,到目前为止,看过此书的人没有能够认出后部分中的字。


  专家称是古碑拓本


  书中有一页有两行文字:“古帝禹书此碑于南岳碧云,宋朱晦翁张南轩寻访此”。宋朱晦翁,就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张南轩也是张栻,是与朱熹同时代的著名理学家。


  文管所专家称,这本“天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它是一本古代碑刻拓本集子。


  除去无法辨认的“天书”拓片外,还有一些可以辨认的隶书体文字拓片。进一步查阅书本相关信息后,认为此书应该是属于清朝后期的成书。


  传郭沫若研究3年识3字


  专家介绍,禹王碑最早发现于湖南碧云峰,曾几经失传。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立,因史料记载母碑位于衡阳岣嵝,又名岣嵝碑。


  碑文分9行共77个字,文字形如蝌蚪故被称为“蝌蚪文”,但碑文至今未被破译。


  相传郭沫若钻研了3年时间,也只认识碑文中的3个字。不过,这被破译的3个蝌蚪文是否准确,一直缺乏有力的证据。


  “作为一个完整的拓片,此书具有非常珍贵的文物价值,禹王碑本来就非常重要,它的拓片也就珍贵,王先生所收藏的拓本应该说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专家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