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一陈”早年代表作曝光史上最全的“岭南三杰”书画展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月8日,纪念“岭南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的展览“别开新样”在广东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广东画院、香港饶宗颐学术馆联合主办,向“二高一陈”家属及社会收藏家征集到岭南三杰作品近100幅,分别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展览,还特邀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展览题字“别开新样”。


  展品大多来自民间收藏


  “尽管大家对岭南画派有口皆碑,但对‘二高一陈’的作品和欣赏却远远不够。”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洪楚平说,“岭南三杰”留下的作品一部分收藏于博物馆中,但几乎一年也展出不了一两次,社会大众对他们作品的欣赏非常可怜。


  洪楚平告诉记者,广东画院和香港饶宗颐学术馆向收藏家们进行了广泛动员,向他们借来不少“岭南三杰”当年的代表作,也有一些作品是“二高一陈”家属借展。“博物馆内收藏的‘二高一陈’作品比较零散,但此次民间征集来的代表作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不少堪称经典代表作。”洪楚平说。


  早年代表作罕见曝光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艺术统筹主任邓伟雄说,“二高一陈”早年跟随清末广东画家居巢、居廉学习,后来都曾到日本,吸收日本花鸟画技法,更吸收了日本取自西方的写生、透视、素描等理论,把这些当时较新的画法融入两居的技法之中,成为一种新风。此次展览,用作品生动地详解了这一过程。


  展览中有一幅高奇峰的《鱼》,五条鱼既有工笔写意的味道,又有西方绘画叠加、透视的技法,是高奇峰在日本留学期间画成,被不少人认为是其早年的代表作。高奇峰别有意味地画了5条鲤鱼,而5在日本是吉祥数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