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哥遭《艺术玩家》艺术家“奚落”

  年终时节,各大盘点都在纷纷酝酿之中。如果要为网络图像做一个总结篇的话,那么在今年年初暴起的犀利哥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年度开山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迟鹏作品《盘丝洞》


  2月份,一个名为《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双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的帖子惊爆网络,帖中发布数张被称为“犀利哥”的乞丐照片,因其“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梵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被网友们大肆追捧,众多PS高手纷纷出动,引发一场PS的幽默热潮,同时“人肉搜索”全面展开,犀利哥最后被找到本尊,并且安然回家,甚至成为商家代言人。一个网络热帖最后如此戏剧性的收场,让影像的力量耐人寻味。即将播出的湖南卫视《艺术玩家》试图就“犀利哥”的网络影像传播事件探悉影像艺术家们的看法。


  为什么影像艺术家们拍不出“犀利哥”这种影响巨大的作品呢?


  80后艺术家,影像艺术先锐人物迟鹏首先表示出自己对“犀利哥”事件的不感冒。他认为:“犀利哥这个人不重要,他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是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媒体上的尊重,引起的一个社会事件,与摄影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没有人知道犀利哥是谁拍的,或者说他用什么相机拍的。他其实是时尚的一张肤浅的皮找到了一个跟他反差极大的事件的一种偶然的结合,相似形,所以他会把它当成一个事件来说明,我觉得跟我们艺术好像是两回事,虽然艺术家们长得都跟犀利哥似的……”


  那么,野路子的“犀利哥”影像是否已刺激到那些学院派影像艺术家呢?


  资深美术评论家冯博一的观点鲜明:“如果你拍得还不如一个业余的玩票拍得好的话,那你可能很快就被淘汰,你艺术家的独特性是在哪儿?你艺术家的智慧和你的这种社会针对性、现实针对性是在哪儿……”


  中央美院教授姚璐的回答或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院派影像艺术界的看法:“艺术是有门槛的,艺术不神圣,但艺术应该是一个有受众群的,就跟郭德纲相声很好听,我也爱听,但是他有他的范围,当代艺术也有当代艺术的范围,他不可能说到街上也能够被这么多人去接受,那就不对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