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鲜见、无关商业 这些电影让你过目难忘将于明日落幕的“艺穗·电影+影像展”,将20多部难得一见的独立电影敞开展现
明天将在深圳落幕的“艺穗·电影+影像展”,无论是从视觉表征还是内部语言来看,都在尝试以面向大众的姿态展示专业的当代影视艺术。20多部鲜见的电影和影像作品齐齐亮相,提供给大众尝鲜的快感和求新的欲望。她用有趣和有种的审视态度解读先锋,用通俗化的心态将边缘与小众拉近给民众,用专业的影视语言引领公众生活化的认识。
有趣、有种是电影展的潜台词
“艺穗·电影+影像展”所覆盖的范围不是年度最新锐的独立电影,也不是对近年来独立电影脉络的梳理,对于大众而言,“最新潮”或“最细化”的标识都没太多必要。向所有市民开放,这种受众群体,注定了有趣才是这场影展的关键定语。不需要考虑作品背后的哲学深意,不需要明了它背后是否是一次当代影视艺术的审视,用狂欢的参与方式,对待每一部参展作品就是作为影迷的幸福。或许,正如策展人冯宇在“策展人的话”中所说,“喜欢电影的人有难了,你要忍受奔波赶场观赏心仪电影的疲累;要面对同一时间放映数部作品难以取舍的痛苦;你要想好理由让自己准时下班去赶晚上第一场的放映;看完末场电影你要拔足狂奔才能赶上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做一个影展的观众,这些幸福的艰辛,你都得品尝。”
有趣是客体开放性带来的潜台词,而有种则是主观的坚定立场,是保障开放性同时艺术专业的基石。“沧海遗珠”、“我来自农村”、“作家们”、“会动的画”、“歌舞升平”等单元的设置无疑都是发出这样的一种相同的声音。退一步讲,在商业院线最激烈混战的12月,胆敢将多部不受待见的影视作品拿出来做个展览,也需要相当有种的魄力。倘若说,将诸如《巫山云雨》、《千钧一发》、《扎赉诺尔》等“院线弃儿”纳入到影展中有点向商业院线叫嚣、挑衅意味的话,那么农村题材、作家作品以及歌舞纪录片则就是完全一副不管窗外事,自我欢歌的姿态。用活动影像的方式介入生活,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就是我们能从诸如《廿六大吉》、《小东西》、《再见,乌托邦》等入选电影中可以瞥到的内在深意。
混搭开放让影展突破电影的局限
与常见的影展分类不同,这次“艺穗影展”并没有按照纪录片、剧情片这种常态的分类方式进行,而是将更突出电影内部共同的特征。比如,同是院线弃儿,可能会体现出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同是作家作品,会因为创作者本身的共同背景带来类似的艺术思考;同是表现音乐、舞蹈类的纪录片,就可集体激发更深层次的了解。“用电影来表达对另一门艺术的关注和解读,是一次crossover.这回做了音乐和舞蹈,将来希望再继续拓展,绘画、戏剧等等题材都可以挖掘。”冯宇说。
Crossover除了在电影题材上体现外,在呈现方式上也被贯彻。明天,在闭幕电影《小东西》播放前,策展方别出心裁地设置了露天电影原声音乐会。这场电影原声音乐会,由该片配乐、香港电子音乐人李劲松和世界音乐天后、图瓦国宝SainkhoN am chylak以及锯琴高手李元庆担纲,带来一场古典加实验、东西合璧的音乐对话。在影片与导演见面会结束后,还有大型after party.这让影展有了更多互动的空间,让观众和作品、作者多维融合,创造出一种立体的观影体验。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策展定位的混搭与开放,导致了展览作品的风格多样。没有固定主题、没有限定族群,但独立、鲜见、无关商业却是他们传达给我们共同的话语,也是影展挥之不去的印记。虽然,冯宇无意用先锋或者大众来界定这场影展。
■策展人语
影展是很多作品浮出水面“呼吸一下”的机会
记者:作为艺穗节的一部分,这次影展体现的是什么样的主题,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质?这会是少数影迷的电影集会,还是全民的嘉年华?
冯宇:主题当然是“艺穗”。这个词来自对英语“Fringe”的意译,本来就有边缘、非主流的意思。影展和整个艺穗节的取向一致,希望能网罗那些不在主流视野中央,却多元、新锐、有着独特趣味的作品。我们的目光不限于新作,将那些被时间洗刷到边缘、几近被遗忘的作品激活、擦亮,重新呈现在世人眼前,也是很“Fringe”的事情。先锋或大众不是影展追求或拒绝的标准,我们只是想呈现一些不在聚光灯下的作品,让公众看过之后能感到,哈,原来竟有这样的东西,不错。那就很好了。
记者:既然时间不是你甄选的限定,在可谓浩瀚的影片中你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入选影片有什么共同的特色吗?
冯宇:有趣,有种,有创意。共同特色就是片子的水平比名气大多了。
记者:在12月这个传统影院票房高峰期,影展难免会有些档期相撞的感觉,你觉得影展的最大亮点在哪里?有没有不得不看的理由?
冯宇:最大亮点就是把不是亮点的东西变成亮点,这也是不得不看的理由。影展上的作品本来就不是亮点,或者不是亮点很久了,你忽视它,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但这不妨碍它很优秀、很优雅地一直存在,甚至脱离于大众日常认知以外。影展是其中很多作品浮出水面“呼吸一下”的机会,但结束之后也许很快就会再次归于沉寂,错过了当然可惜。
记者:此次影展似乎更偏重于艺术电影与小众电影,为什么?他们在不受商业院线待见的同时,你会不会担心大众也不会追捧?
冯宇:我没想过用类型来界定或局限选片思路,你要说《千钧一发》是小众电影,高群书估计得跟你急。就是因为他们不受商业院线待见,我们的影展才要为他们提供空间。我们无意也无力承受大众的追捧,但认为好片子始终会找到欣赏它的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