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2010年秋拍 火热并不等于繁荣


随着中国嘉德2010年秋季拍卖在北京强势收槌,总成交额高达41.33亿元,从而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单季纪录。同时,诚轩、华辰等拍卖公司秋拍成绩也都不俗。更抢眼的是北京保利又遇上五周年庆典,从拍品阵容和质量上看也绝不逊于中国嘉德,6天的拍卖一共实现了52.8亿元的总成交额,这个成绩又刷新了刚由中国嘉德刷新而建立起来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本次北京保利秋拍,一共有两件拍品超过亿元,而千万元以上的拍品达到了99件之多。这一拍卖结果的出炉,一是预示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的地位得到了全面巩固;二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将创历史新的纪录,秋拍的总成交额可能会轻易地越过300亿元向400亿元进军。也就是说,全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额突破500亿元已基本无悬念,冲击600亿元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由此可见,用“火热”来形容当下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如何来这种“火热”?“火热”与“繁荣”还有多远的距离?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火热的行情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西沐进程,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繁荣期。行情与繁荣是不同的概念,行情是一个周期性的市场价格的表现形态,一般周期不会很长;而繁荣是指一个事物不断进化、发展、上升与持续的状态,是一个相对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期。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础性的问题与瓶颈没有解决之前,行情并不一定能带动市场繁荣期的到来。市场的行情可以火热,但市场的繁荣却需要一个痛苦的蜕变与较长的发育过程。


  传统藏家与资本投资的角色在市场的发展中正在更迭,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新进场资本的一些莽撞与财大气粗使传统理念下的藏家与玩家在心态上有一些失衡,但这是大势所趋,传统理念下的藏家与玩家应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地排斥资本。传统理念下的藏家及玩家与新进场的资本需要有一个相互寻找定位的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必然会有些混乱与不和谐,我们应当包容。


  据初步估计,新进场的收藏投资者大约是30%~40%,但是他们却创造了几乎是70%~80%的成交量。新进场的收藏投资性资金虽然资金实力雄厚,但经验相对缺少,容易将在原来擅长领域的成功感觉与经验复制过来,在不知不觉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


  新进场的资金量非常巨大,其组成是复杂的。不是聚焦在某一领域,而是来自各行各业。最让人关注的是金融机构及投资基金的介入,加大了本已竞争激烈的拍卖市场态势,最终导致在避险情绪的感染下,聚焦典范式的标示性艺术家及其经典之作,不断创造出天价连连。


  在火热的市场态势下,最容易使人产生的误解是,把红火的市场当成了市场本身,掩盖了市场中问题的存在,从而使风险意识降低,更可怕的是缺失风险意识,使市场在资本的燥热中失去应有的理性,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正在形成,艺术资本正在左右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程。但我们必须客观地看资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正效应与负效应问题。既要看到艺术资本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在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不规范,资本运作行为难免有不规范与扭曲的地方,从而使艺术品市场,特别是艺术资本聚集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易产生行为失范现象。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如何抓住由新一轮行情所带来的突破性的发展进程,充分利用艺术资本的力量,发育艺术品市场主体与市场体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在高速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与机遇。在理性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是关键。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用看热闹的心态只能让市场越来越“闹”,但肯定带不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