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办冰雪节引争议 专家担忧影响园中水系

圆明园管理处昨日宣布,12月22日至明年元宵节期间,圆明园将举办首届皇家冰雪节。不过冰雪节的亮点——人造滑雪场和人造雪景却引发学界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担忧和争论。

据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叶亮清介绍,皇家冰雪节举办区域主要位于绮春园,绮春园西部的小南园地区以滑雪活动为主,而从绮春园宫门沿主干道两侧的湖面则突出冰上活动。

据介绍,圆明园将本次皇家冰雪节定位为今冬北京交通最便利的室外冰雪节,游客不仅可以一睹失传的清代皇家冰嬉表演,还可以在专门的雪道与冰场上进行单双板滑雪、冰上自行车、自助滑冰等游艺项目。冰雪节期间,圆明园票价维持不变,不过冰雪项目则需单独收费。

为营造雪中世界,圆明园从今天凌晨开始利用园内的中水进行人工造雪,30多台造雪机将在每天晚上工作,打造人工雪景。同时位于小南园地区的一条200米长的雪道也在施工,人造雪的厚度可达20厘米以上。据悉,冰雪节活动区域面积近6万平方米,滑雪场经测算单小时可接待7600人次。

圆明园出现近6万平方米“冰雪世界”的消息一出,有关圆明园遗址保护的问题立即引发学界关注。反对圆明园举办冰雪节的学者认为,滑雪场所在地小南园尚有几处遗址没有清理,建造雪道,以及大量游客前来滑雪必将对遗址造成破坏。此外,利用园内中水造雪势必会影响到整体水系。

但也有人认为,历史上清帝确实在福海进行过皇家冰上活动,此次进行的冰嬉表演,是对历史文化的恢复性保护。关于破坏遗址的说法,圆明园学会理事王道成表示,圆明园的遗址层位于地下1米处,冰雪节涉及的地区并没有地表遗迹,地表施工不会影响到遗址层。

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此次施工的雪道、湖面冰场都是在现有山形水系的基础上“垫土”进行,冰雪节结束后将清除“垫土”,恢复原貌。所用中水来自园内绿化使用的灌溉管线,不会影响到整体水系的流通,而且融化后的雪水将渗透到土层中,间接起到浇灌作用。

目前圆明园正向公安、体育等部门申请相关手续,至于是否需向文物部门申报,圆明园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所有动土的地方都是今后将要按规划改造的区域,并不需要经过文物部门批准。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