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5周年秋拍古代书画夜场12.6亿火爆收槌宋画《汉宫秋图1.68亿元拔得头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保利5周年秋拍古代书画夜场拍卖现场


  2010年12月5日晚举行的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古代书画夜场三个板块总成交额高达12.6447亿元,拍场气氛火暴,六件拍品超过5千万成交,共计近30件作品逾千万成交,再次凸显其在古代书画板块的优势地位。


  其中,“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总成交7.4268亿元,成交率80.39%;“中国历代名家重要书画夜场”总成交4.5843亿元,成交率84.72%,“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夜场”总成交6636万元,成交率100%;均取得优异成绩。此次夜场拍卖保利推出的12件《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无疑成为今年整个秋拍古代书画的最大亮点,其中备受关注的宋代佚名《汉宫秋图》,以1.68亿元成交价拔得全场头筹,再次凸显亿元时代,市场对皇家藏画的追捧。同样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周之冕《百花图卷》也以9072万元成交取得不俗成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宫秋图》竞拍现场(摄影:王高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佚名 《汉宫图》

设色绢本 手卷 19.5×166cm    成交价:1.68亿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佚名 《汉宫图》局部


  “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12件《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无疑成为竞逐焦点。之前备受关注的宋代佚名《汉宫秋图》,以3000万起拍,竞价至6000万时一位新买家进入,掀起小的高潮,竞价攀升至8000万时场内又增加一位新买家,迎来热烈掌声,当竞价攀升至9000万时,竞逐集中在两位电话委托藏家身上,两者互不相让,最终以1.5亿元落槌由牌号为5566号的电话委托藏家收入囊中,加佣金成交价为1.68亿元,赢得全场喝彩。


  宋代书画是中国艺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流传千年者更属凤毛麟角《汉宫秋赋图》有典型的南宋院体风格,是南宋宫廷画家笔下的上乘之作,描绘了最早的汉武大帝御荣,这幅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为其御题引首及诗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之冕  《百花图 》

纸本设色  手卷 32×1717cm  成交价:9072万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周之冕  百花图 (局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  隆 《汉柏图》

纸本水墨  立轴 1750年作   58×29cm   成交价:8736万元


  其他《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如:描绘花卉近七十种的明代周之冕《百花图》卷,以9072万元成交;乾隆巡视河南嵩阳书院时的写生《汉柏图》以8736万成交;陈继儒的《云岩萧寺》以5040万元成交;文徵明为陈淳而画、又曾入项元汴之手的《吴山秋霁》卷以3472万元成交;乾隆御题诗对开的王榖祥《花鸟册》以3360万元成交,等均取得不错成绩。


  另外,清宫廷佚名画家的《平定太平天国战图》以6160万元高价成交,也备受关注。沈铨《松溪群鹿图》以3136万元成交,也有突出表现。


  藏家对于皇家藏画的钟爱近年表现尤为突出,接连过亿元的成交将中国书画价格带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古代书画市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目前市场对于《石渠宝笈》著录作品和古代宫廷绘画的青睐无疑促进了古书画应有价值的挖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易元吉 《麞猿图》成交价:4592万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曾 纡 《草书与允直知县七哥札》成交价:4592万元


  “中国历代名家重要书画夜场”总成交4.5843亿元,成交率84.72%。其中,由 沈周、唐寅、吴振、魏克、陈焕、文徵明、吴彬、陆治、姚允在、王綦、仇英、高阳等组成的十二扇面一套,备受青睐,作品以4500万起拍,最终以4800万落槌,成交价高达5376万元,取得该场最高成交价。北宋易元吉的《山猿野麞图》原为著名鉴藏家孙伯渊所藏,现代书画鉴定学奠基者之一张珩认为这件作品笔墨超越易的另一件传世名篇——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聚猿图》。该作品以1500万起拍,经过多轮叫价,最终以4592万元成交;备受关注的北宋曾纡草书《草书与允直知县七哥札》经过激烈竞夺,也以4592万元成交。据介绍,该作品经徐邦达考证,写法、用笔与公认为曾纡作品的《草履帖》同出一人之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仇英 《春江图》成交价:3360万元


  “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共21件拍品,总成交6636万元。其中,仇英《春江图》以3360万元成交,拔得头筹。袁江《蓬莱仙岛》也以1456万元取得佳绩。此次虽然上千万的拍品只有两件,但全场百分之百的成交率,足见藏家对于尤伦斯藏画品质给予的肯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