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中的城市山水

  11月27日上午,陕西开泰文化艺术交流馆内人潮涌动。这一天,是陕西开泰文化艺术交流会馆盛大开馆的日子,而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山水画·当代长安水墨画暨历代名家书画珍品展示会也在此隆重开展。


  城市山水画和历代名家珍品这两大奇观的同时亮相,给人们带来一场丰富瑰丽的视觉盛宴,无疑吸引了众人驻足观望和对比品评。


  此次为期4个月的大型展览,汇集了张大千的《山水》,于右仁狂草书法珍品,傅抱石的《四条屏》,刘奎龄的《山水动物四条屏》,汤■的《梅花》,石鲁的《青松》、《花鸟》,范曾的《人物》、《仙童》,刘文西的《吹唢呐》、《黄土地的老人》,王西京的《华佗》等书画珍品300余幅,其中不少作品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也是陕西省首次最大规模的名家书画珍品集中公益展示。而城市山水画的精彩亮相亦在墨香之间绽放着奇异的光彩。


  自1990年钱学森提出“城市山水”的城建理念,天人合一的城市山水画便逐渐在画家大胆的笔下浓墨上涌,展现出中国水墨画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有人认为“城市”与“山水”本是一对矛盾,两者反映着人类社会进程中反差极大的两个时代。而在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的今天,城市山水画融入现代城市元素,却为无与伦比的中国水墨画注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以全新的艺术手法反映城市建设自然生态魅力,引领社会低碳生活。这恰恰契合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绿色引领时尚”的主题。


  何柳生《东门——长乐门之春》、《西门——安定门盛夏》城市山水画系列作品让在场的西安市民倍感亲切。古城区在何柳生独特的视觉透视下呈现在众人眼前。他的画一反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浓墨淡彩,结合西方油画之特点,在精工雕刻之下大胆运用鲜丽的色彩,展现出浓烈的长安春苏之韵味与古城盛夏的丰姿。而画面设置纵深的场景,古建筑与高楼大厦远近相望,高低映衬,唐风汉韵依存,古都新姿魅力亦佳。


  此次展出的中国城市山水画,是在发扬传统中国水墨画基础上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在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的今天,城市山水画融入现代城市元素,为无与伦比的中国水墨画注入了崭新的时代精神,以全新的艺术手法反映城市建设自然生态魅力,引领社会低碳生活。黄永玉、刘文西、吴三大、钟明善、雷珍民、曹伯庸、罗国士、乔维新、蔡嘉励等名家作品交相辉映、大放异彩,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反映了陕西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山川秀美与现代都市融为一体的人文魅力。


  本次展览的作品大多紧扣着现实主义创作的脉搏,真实地记录中国每个新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各形各色的场景,亦见证三秦大地的浩瀚历史和蓬勃发展。陕北人家、窑洞、古宅、街市,这些反映陕西民间与现代陕西的时代元素,借助于艺术家们的画笔,被鲜活地记录在了画面中。据了解,馆内200多幅浓墨重彩的城市山水画,是邀请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七十多位书画家来陕西采风写生,创作参展作品,旨在展示陕西这个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华夏文明和国际化人文化的陕西城市韵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